【学习交流】梁 泓: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工商市场监管工作发展
2018-08-22 20:12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梁 泓

4月24日~26日,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本人参加了在市委党校举办的“第5期梧州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专题)”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对我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人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一员,肩负着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的重任,对于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指导工商市场监管改革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是解决好新时期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中的重要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更加丰富,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求也从单纯的数量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而市场是经济活动的载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市场环境是否公平有序、消费环境是否安全舒适,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息息相关。所以,工商市场监管工作的中心任务也必须与时俱进,一切的改革措施必须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加强消费维权,提升监管的法治化水平,努力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为人民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二、完成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要求工商部门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党的十九大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准确判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科学高效的市场监管可以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可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引导企业实现优胜劣汰;可以改善消费环境,实现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因此,作为工商部门,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通过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破除制约体制完善的障碍,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也是工商市场监管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市场监管部门直接面对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是沟通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桥梁,市场监管部门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式对于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决定作用。所以,工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分子”,也要将如何提高行政效能,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市场的行政干预,将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活跃市场主体、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方面成为工商市场监管改革的努力方向。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门槛,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激发市场的活力与动力,使得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当中;另一方面将市场监管的重心后移,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大力发展市场主体的同时,加强对其经营行为的监管,使广大市场主体能够守法、诚信经营。在监管模式上要实施科学的监管,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合检查的监管机制,消除“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对企业造成的困扰,使企业能够全心全意投入生产经营当中,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良好的条件;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制”、“预约服务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最多跑一次”、“电子执照全程化”等办事制度,真正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进一步减少审批的环节,简化办事的流程,提高办事的效率,努力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公众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需要工商部门进一步调整市场监管工作的重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工商部门,具体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加大对各种假冒伪劣、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诚信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激发和保护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从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发挥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其次,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通过公平竞争完成优胜劣汰,完善“僵尸企业”退出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调整优化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最后,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安心舒适的消费环境,拉动消费市场,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供需动态平衡。

五、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工商部门对商标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战略地位,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制高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保护机制不断完善,保护力度逐步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弱、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问题依然存在。作为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优势,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大力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大保护和激励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工作。

编辑: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