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房地产市场怎么走?上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十分重要。
根本定位不容含糊 201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交易趋于理性,市场预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这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根本定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丛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房住不炒”是中国始终坚持的房地产政策方向,如今中央经济会议再次强调,体现了中央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现在,很多地区房屋空置率依然高企,房地产成了经济‘实虚失衡’的关键节点。坚持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就是要挤出泡沫,化解此前部分区域房地产过热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丛屹说。 “坚持‘房住不炒’才能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避免让住房成为单纯的投资工具,形成‘全国炒房、过度投资’的不利局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对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导向没有发生变化,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的调控思路还将延续。未来,各地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继续落实“房住不炒”这一根本定位,实现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因城施策让政策体系更合理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2018年12月)》显示,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了延续性与稳定性,部分开发商及住房投资者关于房地产调控全面放松的预期一再落空,开始逐步降价售房;货币化棚改政策的调整,对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热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使得部分家庭推迟了购房决策。这些,促进了房价降温城市增加,市场更加理性。 与此同时,该报告建议,未来房地产政策应保持政策定力,即使房价出现暂时性下跌,也不能出台刺激或鼓励购房政策,从而导致房地产调控前功尽弃。但部分房价下跌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地对一些不合时宜的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使得房地产政策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换挡的关键阶段,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对于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未来房地产市场各项政策也将更加放眼长远、服务民生、顺应经济转型需要。“各地应该围绕自身城市化进程,根据人口流动和资源禀赋发展适合自己的支柱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避免回到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赵秀池说。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