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陈旧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俱进,会引导我们向前。“顾全大局、攻坚克难、务实奉献、团结创新”,面对新时代,万秀区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坚持以这16个字的万秀精神提高和完善各项工作,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式,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取得新成果。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黎海平
2021年已然过去,在这一年里,万秀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很亮眼:经济实现高质量突破,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管理全面提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区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万秀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顾全大局、攻坚克难、务实奉献、团结创新’这16个字的万秀精神!”对于成绩背后的支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秀区委书记曾健勇十分清楚:“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万秀区作为梧州的主城区,必须自我加压、勇挑重担,以‘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争先意识,以16个字的万秀精神去努力建成‘一城三区’新时代红色桥头堡(即幸福宜居文旅名城、产业兴旺经济强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开放创新驱动先行区)!”
顾全大局,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
“2019年河东骑楼城旧城棚改前期,万秀区棚改办的工作人员隔天就到我家做动员,派资料、讲解政策,非常耐心,服务态度好,针对我这间老房子的特点做了人性化的计划,还安排专车接送我们去看房子。”在大南路居住了30多年,如今与丈夫安居在龙安小区的容淑华说。她的老房子2018年被列入了河东旧城棚改范围内,需要征拆,了解到征拆的目的是把骑楼城重新修整,助力万秀区乃至我市打造旅游城市,容淑华便成为了第一批签署协议的人。
万秀区于2018年12月启动河东旧城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签约工作,该片区实施改造十分迫切。万秀区棚户区改造服务中心主任陈彦辰表示,棚改工作涉及范围广、人数多,必须顾全大局,从易到难入手,制定补偿方案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货币安置和产权调换均按“拆一还一、适当扩大”原则,目前签约率已有99.66%,搬迁率也达到了99%。该改造项目的实施,还为五坊路小学、大东路小学等义务教育学校提供了改扩建用地。
攻坚克难,齐力共建完成创城迎测
小区正门设置道闸、小区内划设了两轮车和汽车停车线、公告栏内张贴着2021年12月财务收支明细……近年来,作为河东老城区内的老旧小区且无物业管理小区之一的云龙小区,在城南街道“街长制”团队的带领下,及小区党支部的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下,该小区探索并实现了“党建+小区自治”管理模式,既维护了小区业主合法利益,也构建小区自治“新格局”。
2021年以来,万秀区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抓落实、重实效、求创新,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齐力共建,顺利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迎测任务。
“去年,我们谋划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与创城工作的融合,决定对18个老旧小区项目开展建设,包括东正路、万寿宫市场周边等,并安排专人对18个已开工项目进行一对一落实,在道路建设、停车位划分、线路铺设、文明氛围营造等方面按照创城标准进行有机融合。”万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党支部书记欧启光说。
该区还持续开展向脏乱差宣战,结合日常创城大走访、大整改、大检查行动,全面加大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校园周边等地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采取路段网格化定点岗位和机动巡查车组相结合的管理处置模式,做到“即时发现即时处置”。
务实奉献,团结创新屡获殊荣
1月20日,工厂学区语文教研活动在工厂路小学会议室内召开,来自工厂路小学、文澜路小学、五坊路小学及龙湖镇四所小学的教师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心得进行交流和总结。“我们尝试了用小游园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效果很明显……”工厂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李琳说。通过这种办法,万秀区的农村分校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实现了教育均衡。
创新思路,摒弃守旧观念,抢抓发展机遇。万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创立了多个“广西第一”的荣誉:广西第一个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重点是为城市居民养老提供紧急救援等综合性养老服务;首创广西第一个乡镇党群企服务中心、粤桂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粤桂省际乡镇规范化党校和粤桂省际企业“一窗受理”乡镇服务站,便捷、高效服务粤桂两地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