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 记者 甘沁雨 通讯员 滕瑜 蒙剑仪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发展高质量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我市教育总体水平迈入全区第一方阵。
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推动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新提升、教育公平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新活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促提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连日来,在市第十七中学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进行校园设施设备安装、硬化绿化等工作。这所位于红岭片区的全寄宿制学校在正式投入使用后,可提供1470个学位。
教育惠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最关心孩子在哪上学,能否上好学。我市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挂在心上,坚持办好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事情,保证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教育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突破新高度“插上羽翼”。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市教育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去年,我市力争中央、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共投入近4亿元,用于815个学校基础建设及教学设备采购项目,持续推进我市学校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规扩容。去年秋季学期招生,三城区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学位总数比2020年增加4000多个;万秀区、长洲区属地初中招生对应毕业年级增加约1000多个学位;市本级普通高中招生采取线上实时填报志愿的方式进行择优录取,共招生6135人,比2020年扩招457人。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我市高度重视教师成长,注重教育人才培养。去年以来,我市充分依托“国培计划”“区培计划”,推动落实我市教师培训“十四五”规划,在区培梧州市统筹项目中,涉及梧州市“十四五”校长助力计划、教师专业提升计划等四类项目,培养了50名市级骨干校长、100名市级骨干教师等骨干人才。同时,我市重视振兴乡村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发展工程,培养了60名农村骨干校长幼儿园园长、350名农村骨干教师,投入农村教师培训的各级经费约300万元,参训学员达4000余人次。
齐步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去年12月,在一个农业研学基地,
市第七中学高一年级的同学们走进田间地头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各类现代农业劳作,学习无人机施肥等现代农业知识。
这是我市坚持“五育并举”的生动画面之一。“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我市以五育并重为原则,加强对学生五育培养的力度,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识,培养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
党史学习进校园,厚植爱党爱国情。我市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童心向党,读懂党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去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示范活动上万场次,打造红色文化长廊629个、主题党课和微党课13278个,党史学习教育校园覆盖率达100%,激发了师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校园生活有活力,学生学习有动力。我市坚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全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全市104所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习学校100%开展多元化课后服务,确保“双减”政策落到实处;推动体艺教深度融合,全面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我市8所学校获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打造传统特色学校艺术实践工作坊28个,举办戏曲、诗词、书法、武术、舞狮、文化进校园活动1346场。
补短板,奋力破解教育难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
为了打赢这个“持久战”“攻坚战”,我市拿出昂扬奋进的攻坚姿态,亮出目标,聚焦教育领域一系列热点难题,找准突破口、关键点,出实招、出新招为民办实事。
聚焦“好上学”文章,分级分层分类解决生均面积不够、学位结构性不足、布局不平衡问题。2022年,我市已落实学前发展资金3370万元,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资金2.5亿元,普通高中建设资金3180万元,计划新(续)建公办幼儿园22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000个以上,续建义务教育学校2所、新开工3所、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40所以上,力争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000个以上。
聚焦“上好学”文章,加快提升教育质量。2022年,我市将开展分类、分层、分步的学业诊断和教学指导服务,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发挥名校、名校长、名师作用,带动一大批校长、教师成长;推动实施教育集团化、共同体建设,成立学前教育集团30个以上,100%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学区制管理,普通高中成立集团联盟5个以上。
聚焦“双减”工程,促进“双增”效果。在落实“双减”政策基础上,我市将做好“增服务”与“增质量”两篇文章,通过“5+2双增”教育政策,做好课后服务全覆盖,持续做优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站在新的起点,我市秉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深刻把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好教育“十四五”的谋篇布局,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以“教育提质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以六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响“品质教育梧州行动”品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