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姚蓝婷 通讯员 刘伊琳 陈敏瑜)
3月23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现场救援工作进入第三天。
当天凌晨2时,寒风强劲,但在事故救援指挥中心里,指挥中心通讯保障组的工作人员未有片刻停顿,他们正在布放开通一条消防专线。消防专线实现通联后,他们又继续在4G网络的基础上叠加5G网络,保障指挥中心在远程调度等方面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运转。除了做好现场网络保障工作,他们还通过应用系留式无人机及高通量卫星背包基站等设备进行通讯保障,运用科技力量确保救援现场网络畅通。
坚守在指挥中心里的,还有藤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灿光说:“我们准备了应急抢救药品,还有医疗仪器,医院的应急救援车也全部出动,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而在前一天,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已出动一台无人机赶到事故现场,采集射影像图数据,供有关部门作应急处置参考。市自然资源局也向事故现场紧急调配了测量作业人员,以及无人机、掌图等一批野外测绘辅助设备设施,并于第一时间向救援指挥中心提供了梧州市、藤县、埌南镇高清地图各6份,遥感成果图各3份,确保救援工作更精准便捷。
凌晨4时,大雨倾泻而下。随着雨势越来越大,事故现场的大面积搜救工作暂缓。留在指挥中心里的救援人员原地待命,做好各项准备。而22日晚上挖掘机紧急开辟的一条通往事故核心现场的道路已经修通,为方便雨天行走,救援人员还在路上铺设了竹排垫。
12时,已是正午,仍然大雨。记者徒步到达设在莫埌小学的现场救援临时指挥部,沿路可以见到身穿黄马甲的民警在各卡点上冒雨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后续救援力量能够顺利进入,他们的警服湿透,鞋上、裤管上沾满了黄泥。交警曾诗卓告诉记者,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21日接到指令后就立即赶到现场支援,并安排了人员24小时在现场维持秩序和疏导交通,“这里的乡村道路通行条件差,过往的车辆多,为避免交通堵塞,我们要尽力维护好现场秩序,再辛苦再累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