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李咏蘅 胡鹏)
“想不到档案馆的内容这么丰富,也想不到档案工作还可以这么做,让原本毫无生气的档案变成了‘活教材’,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不到的。”近日,市民牙先生在到岑溪市档案馆参观后,不禁为档案馆内存放了大量珍贵的人文档案而感到惊叹。
岑溪市档案馆坐落于岑溪市义洲大道探花开发区内,楼高9层的建筑物厚重又典雅,似乎在诉说着悠久绵长的岑溪历史。2019年,岑溪市档案馆就被评为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日前,记者走进岑溪市档案馆,只见展览厅、档案利用大厅、档案库房以及档案杀虫室、修裱室等技术用房功能齐全,陈列的大量图片、资料涵盖岑溪历史人文知识。
“从岑溪市出现第一名共产党员干部、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到现在不断发展的岑溪市,观众在这里都能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和人文档案深入了解经历翻天覆地变化的岑溪。”岑溪市档案馆馆长程伟华指着展览厅内陈列的各种历史材料说。行走在展览厅内,“岑溪人物”“岑溪风土人情”“岑溪历史沿革”“岑溪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等多个主题板块一目了然,让人仿佛穿越了岑溪几千年的历史画卷。
“档案馆内珍藏有很多红色档案和地方史志,在开展科普活动时我们都会借助《岑溪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等地方史志和红色档案中的相关文史资料,展示红色革命英雄和感人的历史故事,让市民感受到岑溪在红色岁月中发生的风云变迁。”岑溪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说。
当前,岑溪市档案馆发挥档案馆科普育人功能,不断开发丰富的人文档案资源,积极组织档案材料汇编、编研,参与地方史志编修,先后组织编纂《石都瑰宝——岑溪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精品图册》,积极参与《风雷激荡红旗漫卷》《人民战争的胜利》《岑溪市革命遗址遗迹概览》等地方史志的编纂。同时,该市积极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2021年完成纸质非密文书档案数字化100万页,目前纸质非密文书档案数字化占全馆馆藏档案的98%以上。
“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多场档案进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专题展览活动,与市区各个学校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发放档案知识宣传册、宣传指南500余册。”程伟华表示,如今,档案馆内的人文档案也成为了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了解岑溪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近年来,岑溪市档案馆不断增强科普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总结提炼科普主题和宣传教育内涵,以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推动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深入开展,现已形成了专职科普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的科普人才队伍12人,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参与公众达4000多人次,公众自发参观科普展厅3000多人次。
时代变迁,深厚的历史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岑溪人。岑溪市社科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岑溪市档案馆将站在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和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共建基地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升社会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努力打造成为面向市民开展科普教育和科学普及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