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建良田用良技保春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岑溪市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时间:2023-03-27 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梁铁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梁铁)近日,在岑溪市马路镇马路社区春耕现场,各类农业器械正在紧张作业,一个面积达50多亩的果园被平整成一片耕地。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庆达说:“这里原本种植的是皇帝柑,现在计划复垦整合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种植的农作物还有相应的补贴。”

而在岑溪市归义镇保太村的砂糖橘果园,复垦后种植了食用鲜玉米,一片片小荒地变成了一座座“小粮仓”;筋竹镇筋竹社区将1.2万亩的砂糖橘耕地和山地全部恢复了耕种……岑溪市掀起了一股“退果还耕”“撂荒地复耕复种”热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岑溪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措并举推进稳产量、提产能、强机制、增效益,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

建良田,守好粮食安全根基

走进岑溪市大隆镇西宁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远远望去,平整而碧绿的农田地块、通畅的灌溉水渠、便捷的田间小道,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田园画卷。

“涉及全镇12个村(社区)的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完成,100多亩撂荒田变成了良田。预计每年整体增产粮食90万公斤,1000多户农户受益。”大隆镇党委书记王翠兰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市在水汶镇、大隆镇、归义镇等多个乡镇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通过实施灌溉渠道改建、田间道路改建及高效节能灌溉建设等工程,逐步将农田改造成“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约3万亩,并移交给相关镇村进行管护。

此外,该市持续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去年以来,该市拆除违法建设24处,面积约2640平方米;拆除农村乱占耕地建房9宗,面积约4950平方米,并恢复耕作条件;落实整改违法用地卫片图斑28个,占地面积57.87亩,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强科技,提高科学种粮水平

“这两垄种玉米,这两垄种大豆,大豆行距40厘米,大豆与玉米行距60厘米,每个穴位播3粒种子。”在马路镇马路社区培东4组的田地里,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李新潮正在向乡亲们现场传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巧。

乡亲们认真地看着听着,并不时询问着相关问题。“听说有农业技术人员来现场会授课,还可以在现场免费领取大豆、玉米种子,我们一大早就赶来听课。听了课后,我对玉米带状种植充满信心。”村民苏光新说。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岑溪市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扎实开展政策技术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粮水平。今年以来,该市共印发水稻防寒育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资料1.2万份,入村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会40多场(次),培训村民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