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以高质量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综述
时间:2023-03-28 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罗枚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罗枚

建设宝石加工过渡集中区、燃放烟花爆竹明确禁止区域、养犬实行分区管理……近年来,市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不少新变化,这些改变的背后,是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民主法治一线作用,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履职尽责开展立法工作的具体体现。

自2015年8月1日获得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其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梧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梧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条例》《梧州市宝石加工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梧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和《梧州市中心城区绿化条例》目前正在报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一部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为民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服务大局,聚焦社会经济发展

如何让立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之初就贴近发展之需、群众所盼,科学确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把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落到实处。

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对梧州提出做好“红色”“共融”“绿色”三篇文章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把《梧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梧州市中心城区绿化条例》列入2022年度立法计划,全力推进实施。

近年来,梧州六堡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我市在六堡茶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等方面仍存在薄弱和不足,迫切需要制定与六堡茶文化保护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以保障梧州六堡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如何解决梧州六堡茶文化保护和产业协调发展问题,进一步促进六堡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思考并想方设法推动的事情。为此,根据自治区关于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关于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的部署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数年时间认真打磨制定了《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以法治力量护航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1日,《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成为广西首部茶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为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政策,推动历史文化旅游建设,挖掘整理六堡茶历史文化,打造六堡茶文化品牌提供了依据。

立法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每部法规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都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代表和群众全过程参与立法作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通过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立法”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代表来了·吾有话说”云上履职平台,及时通过线上反馈意见建议,并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履职联络站,广泛征集意见,拓展公众参与立法覆盖面,同时组建“代表专业小组”等引导专业人员参与立法,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立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让群众心声、建议听得见,有回响。

在立法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与梧州学院合作建立了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委托其对多个立法项目进行集中论证,充分利用专家熟悉专业领域和专业优势,侧重于解决地方立法与上位法“不抵触”问题。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聘任了60位专家作为立法顾问,对市人大常委会初审后的所有法规草案进行评估论证,有效提升地方立法质量。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集意见,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全市挂牌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发展到20个,实现了7个县(市、区)全覆盖。

为了让立法真正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地方立法工作中深入调研,多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如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梧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在前期开展各级人大代表调研走访活动230多次,利用线上平台收回反馈意见1850多条,并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召开养犬协会和群众座谈会等,广泛吸纳群众意见,经过了多次文本修改。这部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文明养犬的具体管理事项,有效地规范了全市养犬行为。

立行并重,确保法规有效落实

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立行并重,通过加强宣传、制定法规配套制度、开展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法规条例主管部门抓普法宣传等措施,推动地方性法规末端的有效落实。

《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实施前,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精心制作《立法护航六堡茶再启新征程》专题宣传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条例的出台背景、立法过程和特色亮点,确保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梧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即将实施前,市人大常委会督促市公安局及时划定了重点管理区范围,编制了危险犬只目录等,促进法规有效实施。

《梧州市宝石加工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后,市生态环境局作为主管部门深入企业宣传《梧州市宝石加工环境污染防治条例》;长洲区政府联合10多个部门对辖区居民区内非法宝石加工小作坊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对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质量、实施效果作出分析评价,及时掌握法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