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借力平陆运河加快发展梧州港
时间:2023-03-29 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作者:吴用强 编辑:陈虹熹

去年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广西的江海联运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将极大改变广西运输结构乃至广西经济发展布局,也将对梧州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笔者认为,我市要充分借力平陆运河,下好先手棋,抢占新机遇,尽快完善提升梧州港基础设施,与平陆运河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做到协调发展,强化梧州港的西江门户枢纽港地位与作用发挥,为梧州港未来跨进亿吨级港口行列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平陆运河对梧州港发展带来的机遇

平陆运河开通后,西江中上游尤其是西南各省货物可取道平陆运河经北部湾港出海,比经西江至珠三角港口出海,缩短数百公里航程,这无疑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经济价值。借助平陆运河,运河两岸、港口码头之间经贸文化往来密切,北部湾与广西腹地和西南各省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将进一步密切梧州与北部湾和西南各省的经贸人文往来,梧州的两湾联动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作用发挥也将更大,为梧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十分有力的外力支撑。

平陆运河开通后,梧州港货运出海渠道从传统的西江(梧州港)——珠三角港口货物通道,增加了西江(梧州港)——郁江——平陆运河——北部湾港货物通道。在广西和西南各省货运可走平陆运河经北部湾港大进大出的带动下,经梧州港中转到各地的货运量也将增加。作为梧州港传统辐射地的桂北、桂东和粤西地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其货物量也将增多,为梧州港增加货运量提供了有力外部环境。

梧州港发展对策

平陆运河开通对梧州港发展有利有弊,我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应对,在运河开通前和后做好有关工作,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充分借力平陆运河,强化梧州港的西江门户枢纽港地位与作用发挥。

●尽快完善提升梧州港基础设施,进一步便捷两湾联动通道

物流运输,通道基础设施先行。梧州港要赢得发展先机,就要从夯实通道基础设施做起。一是加快《梧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报批和实施。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加快《梧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报批,确保梧州港建设和发展依法有据。二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持续提升梧州港铁公水联运通道。加快建成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加快推进桂江、北流河等重要支流航道整治与升级。修建洛湛铁路、柳广铁路等铁路连接线直通梧州港各港口码头,完善铁路、公路通道配套设施设备,构建江海联运的大通道。三是引进有实力的港口码头运营企业。可引进行业先进的、有实力的港口码头运营企业,提升铁路站、港口码头装卸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货物装卸效率,节省货物接驳、运输时间和成本,让梧州港在西江内河港口有更多的胜出优势。

●与大湾区产业、平陆运河经济带形成互动协调发展,进一步夯实梧州港货运基础

据有关资料显示,平陆运河主要运输货物与西江航运货物大同小异,与西江航运形成同质化竞争。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上行船只货物返程空载率高,造成运力浪费。要解决这个问题,梧州需要与大湾区产业、平陆运河经济带形成协调发展局面。一是融入大湾区和平陆运河经济带的产品供应链。打造沿西江干流、桂江的沿江产业走廊,大力发展与大湾区初级产品相适应、与平陆运河经济带互补的沿江产业,为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提供量大质优产品,形成产业互补。二是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再生资源、高端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五大重点产业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为广东发展提供中高端产品,解决船只从广东返桂无货可运问题。建设各工业园区与港口码头的点对点物流基地,推动多式联运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三是发挥开放平台优势。发挥即将运营的梧州综合保税区和已经有较大影响、初具规模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优势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大湾区企业落户梧州,为梧州港提供更多的稳定货源。

●扩大梧州港服务半径,开展与两广、中西部各省的货运源对接,进一步巩固拓展梧州港辐射地

凭借平陆运河的优势,北部湾港将会形成更多生产要素和临港产业聚集,最终对中西部地区形成强有力辐射。梧州要发挥“两湾”联通重要通道优势和两广水上门户的地理优势,巩固桂东、桂南、桂北和粤西等传统货物运输腹地;大力拓展云南、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市的新货运市场,与大企业大工厂签订大宗货物固定货运合同,稳定货运源;与西江主要港口构建航运联盟,打造多式联运信息平台,不断扩大梧州港多式联运服务范围,与梧州港腹地省份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巩固拓展梧州港辐射地,为梧州港赢得更多更优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