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零距离头条 > 正文
机械“慧种地” 农民“一身轻”
时间:2023-04-03 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严夏丽 黎永坚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 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严夏丽 黎永坚

“看,飞起来了!”“可以施肥、播种,功能这么全!”3月30日,在龙圩区新地镇都梅村,伴随着阵阵呼呼声,两架无人植保机根据设定程序腾空而起,自主飞到指定田块按照规划路线均匀撒播出一粒粒谷种,不到5分钟时间,就完成了10亩水稻田的播种作业。梧州大疆农业公司技术人员潘载阳说:“该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能自主绕开田间电线杆等障碍物,可以进行种子、饲料、农药等多场景精准播撒和喷洒作业。在植保作业时,利用飞机螺旋桨的下压气流还可将药液高度雾化,易于作物吸附,避免药液过剩浪费,减少农药在土地和作物上的残留。

翻耕、插秧……在都梅村的田野里,农民身影忙碌,农机隆隆作响,处处洋溢着生机活力。这正是我市农机春耕现场会中的一幕。当天,位于龙圩区沛和农业水稻产业示范区,我市春耕现场会在这里召开,现场集中展示了一批绿色新技术、高效新装备。记者在现场看到,无人旋耕机、无人插秧机、无人直播机、无人植保机等先进农用机械在田里、在空中来回穿梭,进行犁田、翻地、播种、插秧作业。在龙圩区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核心示范区基地,梧州市沛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展图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忙着补充秧苗到插秧机上。“高科技农机装备让‘会种地’变身‘慧种地’,我们公司新购买了10多台(套)先进高效的农用机械,在实现基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同时,我们加大与农民合作社合作,为本地及周边种植户提供耕、种、管、收等农事服务,辐射面积达到2000亩。”在另一边的田地里,一台无人旋耕机正开足马力加紧作业,“铁牛”驶过之处,层层“泥浪”翻滚,顷刻间,一片片新翻的泥土从地里探出头来。“以前单个劳动力一天连一亩田都难翻耕完,现在这样一台无人旋耕机通过北斗卫星定位,自动生成路径,每天可以翻耕30余亩土地。”上海联适导航相关负责人孟林虎介绍,无人旋耕机体型小、动作灵活,安装上不同的配件还可以进行单独旋耕、回填、开沟、施肥等。

在机插现场,农机中心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并在田间进行机插秧示范,吸引了水稻种植大户前来观摩。起步、前进、拐弯、调整速度,在现场,农机手熟练地操作机器,随着插秧机在田间快速平稳地前进,一行行整齐嫩绿的秧苗转眼就插满了田间,插秧机优越的性能和高效的作业,赢得了现场村民的赞赏。新地镇洞心村村民黎水金说:“机械插秧省了很多人工,插秧的质量也很好,希望未来能大力推广这种技术。”

在今年春耕生产期间,为了保证农业机械及时投入作业,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共计组织干部、技术人员1621人次深入田间地头,9.2万台(次)的农机在春耕中大显身手。“今年我市新获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资金703万元,已使用购置补贴资金528.52万元,对购买春耕生产急需的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实行优先补贴、应补尽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机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志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