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专题报道 > 正文
李济深书法印象
时间:2023-10-19 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作者:苏炳培 编辑:陈虹熹

不久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朋友处看到《李济深画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和《李济深诗词对联选》(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等文献资料,内有李济深的题词、手札及书法作品约20幅。

李济深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所书的孙中山遗训“为民前锋”。 (梧州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供图)

李济深好文善书,师从国学家肖隐美研习国学,是伍观淇、梁漱溟等组织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讲学会最忠实的听讲者。李济深对文化人士十分尊重,对珍贵文物十分爱护,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尽己所能保护了一批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和珍贵文物。李济深享有“儒将”之誉,读书、赋诗、挥毫是他的“三余”乐事,柳亚子称他“将军饶有书生气”“以武人而娴文翰”。

李济深的书法习碑而成,师法高古,足见守正之风。20件题词、手札和书法作品,除个别手札外,均可见《石门铭》或《爨宝子碑》的影子。如他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所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为民前锋”,以及日常书稿,如《望海潮》,开阔恣肆、结体奇纵,用笔中锋、沉着含蓄,偶见露锋用笔、偶舒“长枪大戟”,或以草作楷或以隶作楷,可见《石门铭》的影子。而为他儿子李沛金所书的《七诀》,为新中国成立周年题诗,重书自题诗《纪念黄花节》,朴厚古茂,率真硬朗,则承《爨宝子碑》的真传。1958年,他为香港《大公报》复刊10周年题词,实是心手双畅所至,犹可管窥《石门铭》《爨宝子碑》两碑的神采。可以说,李济深一生把《石门铭》《爨宝子碑》两碑奉为圭臬。

李济深出生于“亦耕亦读”之家,祖父是秀才,父亲是廪生,都以教书为业,学习诗书更在自然之中。虽然清朝碑学兴起,但学堂还当以馆阁体教育学生,但是,李济深早期的作品,“碑”味浓酽。有关资料表明,南北朝时期的刻石,包括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笔法和形态可谓千姿百态,这些碑拓,李济深过目不少,心摹手追也不少。随着阅历的增加、修养的渐进和认知的改变,李济深不断修正自己的追求,最终专注于一碑,实属不断的自我否定和修正。这种否定和修正,不仅体现在书法上,也体现在人生追求上。正是这种敢于自我否定和修正的守正求真态度,才有了他后来联共反蒋抗日,共谋建国大业的行动和作为。

李济深的书法作品于笔法之间,可感刚强之志。历史长河,碑帖双传,法书琳琅,风格各异。其中南北朝的刻石,整体上风格多样,笔法古拙劲正、遒劲雄强、有方有圆;结体精美绝伦、变化无端、存汉隶遗型;风格有沉着劲重、有端方峻整,有峻骨妙气、峻宕奇伟。出土于云南的《爨宝子碑》全以方笔写成,健强峻峭,古朴天真。李济深游目千载,追秦篆、觅商金,摹汉隶、临魏楷,在南北朝大地上,找到了心仪,实际是合于眸、契于心,切于性、合于情。

纵观李济深的一生,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后来被蒋介石先后3次开除国民党党籍,然而,在西安事变爆发后,他便两次向当时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各省主席连发两封电报,说明时局形势,表明立场态度——“至盼号召全国所有力量,一致对外,方足以挽救危亡”(《李济深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这是何等的大义,非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之极者所不能!正是一生坎坷的经历,锤炼了他负重沉潜的毅力和忍辱前行的决心,成就了他敦厚刚毅、坦荡无私和大义凛然的品格,这种品格契合《爨宝子碑》的朴厚古茂、率真硬朗风格,反映在其书法作品上,则是刚方用笔斩钉截铁的劲健有力,以及中锋行笔力透纸背的沉稳刚毅,就算是日常手札,虽以草入楷或以隶入楷,然每一用笔的起收行交代得清清楚楚,从不拖泥,非常沉稳淡定,精神面貌跃然纸上,给人凛然不可犯的感觉。

李济深的书法作品结体章法,透出恢宏豪迈。李济深取法的《爨宝子碑》率真、态奇、硬朗,其书法较之《爨宝子碑》,结体上因字赋形,依字成方,间架疏密自然,大小匀称,古朴硬朗,端方坚毅;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呼应中规中矩,稳重大气,雄浑一体,是审美情趣和品德人格的真实反映。李济深一生戎马生涯,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对社会时局的情绪,对家国和民族的情怀,在诗作中有淋漓尽致的反映,同样,通过其书法中刚毅沉稳的笔画线条、端方刚正的结体和雄浑一体章法得到彰显。这恰恰是目睹国家沦陷、民族受难的赤子,对“祖国日繁荣、民族大团结、国际声望高”理想的潜意识表现。

笔者品赏李济深的书法,在管窥其师承、品鉴其书法技法的同时,亦可透过作品内容与笔墨品鉴其真情实趣。李济深的书法作品,内容多为自题诗,写于风雨飘摇年代的作品,雄健之中透出凝重,正是“可能尺寸为苍生”之心,“几回翘首几低头”形象的笔墨反映。而1949年后的作品,因心境不同,书法的神采也不同。如1958年3月15日李济深为香港《大公报》复刊10周年所作的题词,端方为主的结体和隶楷融合的用笔,随心随性,实是心之所感,意之所动,笔墨所成,尤其是后面几行,心随文意,笔随心走,越发洒脱,正是“跃进再跃进,生产更生色”“为国扬雄风,发挥无限力”的畅快之情在内容和书法中得到了统一的体现。

从李济深的书法和其平生经历,笔者深深感受到其伟大的人格,每一笔、每一个字、每一幅作品均有其道德、节操、经纶、文章、勋猷之影子。

扫一扫,阅读更多“讲好梧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