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专题报道 > 正文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梧州市多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时间:2025-01-15 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作者: 编辑:冼静

采写:记者 覃竞仪

通讯员 卢钦全

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当前梧州市不少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其中4所学校分别把粤剧文化、下俚文化、茶艺文化、舞狮技艺的传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新的光彩。

市第十一中学:

多角度传承粤剧文化


市第十一中学粤剧传习社的学生在认真学习粤剧脸谱相关知识。(市第十一中学供图)

作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市第十一中学每周开展两次社团课,课程内容包括粤剧传习、粤剧脸谱(非遗)传习、古筝弹奏、书法、烹饪等。每周五的第八和第九节课,同学们都会一起学习粤剧表演、粤剧脸谱制作等活动。目前,该校每个社团均有约20名学生定期参与社团课。经过多年耕耘,市第十一中的粤剧文化传承绽放芳华,其中,该校的课本粤剧节目《<木兰辞>新唱》于2024年代表梧州市参加广西中小学第八届艺术展演,获得戏剧类一等奖,由自治区教育厅选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八艺展演。2024年12月,市十一中粤剧脸谱(非遗)传习工作坊参加梧州市科技馆开幕式,其展示的学生作品受到参观者的赞赏。

市泗洲小学:

把下俚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为了更好传承下俚文化,市泗洲小学把下俚歌作为学校的特色办学内容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以音乐课、校本课程、课外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下俚歌的学习,让学生们感受下俚文化、学唱下俚歌。

市泗洲小学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了解下俚文化。 (市泗洲小学供图)

经过多年努力,该校已初步形成下俚文化普及的良好格局,学校组建了一支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团,长期参加各种校外展示活动。在近五年的“三月三”民歌节中,泗洲小学下俚艺术团都表演了下俚歌。每年的重大节庆活动,泗洲小学艺术团都参加长洲镇组织的演出活动。每次下俚歌演唱、比赛活动都有泗洲小学师生获奖,累计获团体奖30多次,个人奖300多人次。

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

茶艺文化传承深入开展

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泡茶技巧。(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供图)

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茶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开设非遗特色课程《中华茶艺》,建设网络课程,线上线下融合,让学生了解、传承茶艺。学校还将非遗文化融入学校专业课程,组建茶艺社团,积极开展非遗传承教研、科研活动,建设六堡茶大师工作室,每学年均开展非遗传承培训活动。学校还鼓励师生积极参加有关非遗的技能比赛、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开发校本教材等。

在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黑石山观摩点,该校的学生们进行了炒茶和奉茶表演。炒茶表演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将六堡茶叶炒制得香气四溢,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此外,多名茶学专业的学生活跃在每年的开茶节、大型比赛、茶艺表演和六堡茶文化宣传活动中。

藤县中等专业学校:

舞狮技艺后继有人

藤县舞狮运动有悠久的历史,藤县中等专业学校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舞狮)。为了更好传承藤县狮舞,藤县中等专业学校率先在8所县直小学课后服务开设舞狮专业特色课堂,派出专业教练执教,每个学校开设1-2个班,指导30-60名学生,主要教授学生基本舞狮动作套路、狮舞文化传承发展历史和龙狮工艺品扎制基本知识等。

藤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舞狮表演。(藤县中等专业学校供图)

经过学校师生的努力,舞狮技艺传承成果喜人。2019年2月4日除夕,该校教练、学生在央视春晚舞台开场表演了《百狮报喜贺新春》节目。2022年2月,该校6名学生到北京参加央视元宵晚会录制节目《虎步舞》。2023年2月5日,藤县舞狮再次受邀参加央视元宵晚会,其中16名演员来自藤县中等专业学校。2023年3月,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参加第10届 IOI MALL 国际南狮高桩狮王争霸赛荣获狮王之王总亚军,海外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