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 “眼下正是灌水插田的关键时候,镇里修水渠的项目要从樟木组潘某甲田里引水到潘某乙田块,两户人家为了田基界和水渠占地吵得不可开交,村里调了好几回都没解决,你们快来看看吧!”4月15日,苍梧县狮寨镇永生村支书拨通苍梧县司法局狮寨司法所电话时,语气十分焦急。此时正值春耕用水高峰期,持续干旱的天气让农田灌溉成为农户最关切的头等大事。
接到诉求后,狮寨司法所立即启动春耕纠纷快速响应机制,次日联合狮寨镇平安法治办、永生村调委会组成调解工作组赶赴现场。在农田旁,调解组首先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梳理矛盾焦点:潘某甲与潘某乙因相邻田基界址认定存在分歧,导致潘某甲拒绝新修水渠支渠从其田边经过,而下游潘某乙田块因无法引水面临春耕缺水困境。
调解工作组实地丈量勘测,用红绳精准标注双方田块边界线,现场约定:潘某甲须在3日内按红线砌筑田基,完工后双方共同到场确认无误方可拆除标识绳。这个“以红线定界址”的方案得到双方认可,为后续调解奠定基础。
界址问题解决后,调解工作组趁热打铁开展普法工作,经过近3小时释法说理,潘某甲最终同意水渠支渠从其田边修建。而相邻农田的潘某丙主动提出让出30厘米田界,支持加宽水渠提升过水能力。
4月18日,调解组回访时看到一条崭新水渠已贯通田间。
此次纠纷从接报到化解仅用3天时间,正是狮寨镇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今年春耕以来,狮寨司法所聚焦干旱涉农矛盾,建立“快调快处”工作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筑牢了法治防线。
(梁燕丽 皮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