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在2025年二季度全区经济发展调度会上强调,要动起来、统起来、严起来、比起来,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比学赶超谋发展抓落实,确保完成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动起来、统起来、严起来、比起来”四个方面,聚焦全市上下迅速响应、抓好落实,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大干快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具体行动,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发展动力,形成发展合力。敬请关注。
今年一季度,梧州工业主引擎轰鸣作响,重大项目拔节生长,消费市场春潮涌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交出“近四年同期最高”的经济运行成绩单,折射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事实再次证明,谋在实处,干在实处,才能取得实绩。
如何在应对挑战中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奋力攻坚二季度,力保“双过半”、支撑“全年红”?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在2025年二季度全区经济发展调度会上强调,要“动起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党委书记要率先行动、亲自下场、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做“施工员”,把表态变成行动,把目标变成现实。
这既是自治区党委给出的任务书,更是方法论。
梧州市迅速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落实落细全市经济工作“1+1+3”机制,纷纷走出去招商引资,沉下去抓项目建设,到一线助企纾困,把一项项“问题清单”转化为行动指南,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掀起“争分夺秒、真抓实干”的攻坚热潮。
在大步向前的身影中,长洲区尤为亮眼。今年4月,长洲区主要党政领导率领园区企业和相关部门前往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等地,围绕不锈钢制品产业开展产业对接,同时开展链式招商,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当前,长洲区发展正处在千载难逢的机遇期,必须把‘抢时间’作为核心战术,把调度会的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长洲区委书记陶国铭说。
为持续巩固一季度向稳向好发展态势,进入二季度以来,该区坚持“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模式,推动不锈钢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数转智改。同时,为抢抓用好国家、自治区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该区四家班子全部到项目一线去推项目,形成“人人抓项目、个个推项目”的浓厚氛围,并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稳增长工作机制,面向永达、金海、鑫峰等龙头企业加强服务和运行调度,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周到的“妈妈式服务”。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引擎,招商是驱动。一季度,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突出: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9个,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99.8%;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53.6亿元,超额完成一季度目标。
数字背后,是我市各级领导干部一次次走到市场前沿和基层一线,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早春行动”热潮结出的累累硕果。
“当前,招商引资领域正迎来创新发展的热潮。”市投促局局长罗燕萍表示,真正的好项目、大项目是稀缺资源,跑得不多,洽谈不多,签约不多,落地就不会多。项目不会自动找上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接下来,市投促局将持续创新招商方式,统筹打好“一把手”招商、专班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等组合拳,落实好“四张”清单和“四比”工作成效评估工作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实践锻炼、建功成长,务实高效推动项目招商建设,努力在区域竞争中赢得新优势,抢占制高点。
招商引资要“引进来”,更要“落得下”。近年来,梧州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建立健全厅级领导干部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和“书记市长直通车”制度,形成了干部手上有项目、人人肩上有指标的齐抓共管局面。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3亿元,同比增长7.3%,投资总量和投资完成率均保持在全区第一方阵,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
位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高新片区的弘毅新材料年产100万吨高端不锈钢制品精深加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记者 蒙敏莹 摄
近日,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弘毅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制品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同样快马加鞭,约800名工人集中施工,加速推进基建、设备安装等工作,掀起项目建设“夏季攻势”新热潮。“目前,项目基建已完成90%以上,设备安装已完成20%。”弘毅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制品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王文辉表示,从项目签约到落地建设,梧州市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接下来,企业将坚定信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动起来”就是加强执行力建设。当前,梧州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推动党员干部把表态变成行动,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淬炼担当,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