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邱实)今年以来,我市聚焦“5+2”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我市获2025年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科技项目35项,获资助经费3257.9万元。当前,梧州工人医院配合牵头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我市通过与金飞鹰集团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CDMO平台,引进小理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人工智能+医疗”企业入驻我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今年,我市加速优化创新平台布局,在全面摸排基础上,组织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工作,目前,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三威、碧清源等企事业单位已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各类创新平台6个。同时,市科技局谋划与中国科技开发院共建梧州市(深圳)产业合作中心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华南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持续推动梧州高新区“以升促建”争创国家高新区。
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我市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组织广西三威家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锐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碧清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申报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积极推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合梧州市产业投资发展公司谋划设立梧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让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创领域。截至目前,我市已与自治区科技厅、广西投资引导基金公司及金融投资机构对接项目10多个。
同时,我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需求,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强化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充分发挥科研人员、企业科技特派员等作用,推动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等区内外13家高校院所37名企业科技特派员、9个企业科技特派团获科技厅认定并选派服务我市46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