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零距离头条 > 正文
搭建法治协作桥梁 助力边界平安建设
——梧州市全力答好边界地区社会治理平安答卷综述
时间:2025-05-16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李敏霞 祝瑾 郭醒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李敏霞 祝瑾 郭醒

梧州是广西的“东大门”,具有紧邻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跨区域交流发展十分活跃,如何答好边界地区社会治理的平安答卷?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紧盯跨区域矛盾调处、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边界地区社会治理关键点,全方位、多层次建立跨区域法治协作机制,并将跨区域法治协作实践从市际向省际延伸,为粤桂省际睦邻廊道建设汇聚强大法治合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平安答卷。

深化法治协作

今年4月,梧州市司法局与贺州市司法局在苍梧县六堡镇签订跨区域法治协作联合体建设合作协议,并为跨区域法治协作联合体建设联系点揭牌,这为两市跨区域法治协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梧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产业相融。经过多年实践与发展,两市司法行政机关将协作升级,在基层党建、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行政执法等领域建立联动协同机制,实现跨区域法治信息共享、法治工作协同、法治服务优化,持续探索维护市际边界社会安全和谐稳定新模式。这是我市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跨区域法治协作路径的一个缩影。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区域法治协作对于推进基层治理实践创新,提升边界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梧州市司法局局长梁达斌介绍,近年来,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司法协同、推进重点领域协作等方式,凝聚边界区域法治合力,切实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让群众幸福感与日俱增。未来,还将持续丰富跨区域法治协作梧州实践,全力服务粤桂省际睦邻廊道建设,助力梧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精准化解难题

跨区域法治协作的梧州实践,在市际协同治理、省际边界联防等多维场景中深度拓展,打造出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样本”,在推动边界平安建设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矛盾纠纷联调成为跨省山林纠纷的“调解密码”。苍梧县木双镇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接壤。2021年12月,苍梧县、封开县两地司法部门建立省际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高效化解边界纠纷。2023年,两地村民产生山林纠纷,僵持不下。苍梧县司法局木双司法所接案后,及时查明纠纷原因,迅速启动省际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联合大洲镇综治办、司法所,共同敲定调解方案,两次组织面对面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特殊人群监管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苍梧县、封开县两地司法部门签订《关于建立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社区矫正托管监督、异地协查、信息互通等跨区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岑溪市司法局南渡司法所与北海市监狱协作,通过信息互通、动态评估等方式,为收监帮教提供科学依据,共同解决刑释人员再犯罪收监难题;万秀区司法局与封开县司法局建立常态化协同共治机制,加强核查筑牢特殊人群管理的法治防线。

一系列实践,展现了跨区域法治协作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效能。今年以来,依托跨区域法治协作机制,我市与广东省、贺州市两地合作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特殊人员管理、法治宣传等活动84次。

法治宣传联动

随着我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交通等“硬联通”方面加速推进,法治建设等“软联通”也在同步提效。

我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法治互动日益密切,其中,万秀区与封开县创新的“党建+普法”模式尤为亮眼。两地以党建为引领,在已有的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跨区域协作、省际边界人民调解协作等机制基础上,签订司法行政机关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拓宽协作领域,携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成为粤桂法治建设合作、法律服务优化、文化融合发展的坚实桥梁。万秀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省际法治交流合作,为两省边界及辐射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精准、有效的法治供给。

从西江之滨到桂东山区、珠江入海口,法治协作的“桥梁”正在跨越地域限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鲜活动力,为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