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陈益铭
荔枝产业素有“大小年”之说,去年受气候因素影响,荔枝产量普遍较低,而今年广西、广东等主产区荔枝增产明显,有望迎来丰产“大年”。
丰产本是喜事,却可能给荔农和产业带来“丰收未必增收”的“甜蜜烦恼”。为此,记者近期深入我市部分荔枝产区及市场,探寻荔枝丰产背后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各方应对之策。
精细管护硕果满枝
5月14日,记者走进苍梧县沙头镇新建村的荔枝生态示范基地,荔枝树上已经挂满了青绿色如小拇指大小的荔枝果实,累累的果子在枝头摇曳,生机盎然。在农技人员的悉心指导下,荔农们忙碌地进行水肥管护工作,他们仔细地抖掉凋谢的花穗,防止花穗堆积在枝条上霉烂,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
荔枝生态示范基地负责人黄绍田一边查看荔枝树的生长状况,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个基地种植面积达200亩,主要种植品种为仙进奉,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果壮果,今年的产量预计达到15万公斤。”
“荔枝三月看花、五月看果。”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推广研究员、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徐炯志在查看荔枝长势时表示:“目前荔枝树长势良好,出花率达90%以上,连续几日的降雨带来了适量的水分,也为荔枝花芽的萌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很可能是荔枝丰产‘大年’。”不过,徐炯志提醒,当前气温波动频繁,需要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保障人力、物力供应。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果园需定期喷施农药,预防霜疫霉病、炭疽病、蒂蛀虫、荔枝蝽象等常见病虫害,尤其是挂果较多的荔枝树,要及时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增强树体营养,确保荔枝果实健康生长。
调优品种提升效益
在藤县濛江镇健良村的岭南人荔枝核心种植示范区,记者看到农技人员正在对荔枝树干进行修理,并进行嫁接操作,同时向当地果农传授荔枝管护和嫁接技术。据农技人员介绍,他们希望通过高接换种和二次嫁接法,将当地的黑叶荔、禾荔等传统品种改良为仙进奉等优质品种。
“我们通过选育推广优质荔枝品种,制定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提高荔枝产量和品质。目前,挂果率达到75%以上,整体挂果情况较为理想,预计在6月中下旬上市。”藤县濛江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科技特派员石绍明介绍,目前荔枝每亩产量约1000公斤,其中,黑叶荔品种每亩产值约4000元,嫁接后的仙进奉、情人荔等品种每亩产值约16000元。
为解决黑叶荔与其他优质荔枝品种不亲和的问题,藤县科技人员多年来与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合作,以苗圃、峡景为中心,打造县级荔枝现代示范区和荔枝接换种产学研示范基地,积极引进高接换种技术,为荔枝产业发展下好“科技棋”。
“丰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荔枝的价格和销路,这也让荔农越来越意识到品种的重要性,从而推动荔枝品种的结构性调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梧州综合试验站站长蒲琦表示,果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果品的价格,品相佳、味道好的果品不仅价格高,而且不愁销路。
蒲琦表示,在培育优质品种的同时也要注重要多元化发展。“不能因为某种荔枝受欢迎就盲目跟风种植。”他说,荔农要在调优品种结构上下功夫。除了传统优势品种外,像桂味、越州红、岭丰糯、仙进奉等新品种这几年也渐成规模,成为果农的“增收致富果”。
多措并举助力发展
当前,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7.14万亩,丰产让果农既喜又忧,为助力产业健康发展,农技人员成了果园里的常客。“我们会引导荔农科学喷药、施肥,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投入,从源头保障荔枝品质,提高荔枝抗旱能力的同时,还能降低投资成本。”蒲琦说。
销售环节同样不容忽视。“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和电商平台,我们也在探索新路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正引导果农和大型超市、水果连锁店建立长期合作,稳定销售渠道。虽然有的荔农一开始还有顾虑,但经过沟通协调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近日,记者走访竹湾水果综合批发市场看到,不少商家已经开始售卖荔枝。一家水果店的张老板介绍:“现在荔枝刚上市,主要有三月荔和妃子笑两个品种,批发价为每公斤6元。再过十多天,荔枝就会大量上市,价格也会更便宜,到时候市民就能实现‘荔枝自由’了。”此外,农旅融合也在同步推进,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荔枝采摘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丰产之年的“甜蜜烦恼”,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市各有关部门正通过精细管护、调优品种、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升级,让荔农真正享受到丰产带来的红利,让梧州荔枝这张名片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