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益铭)“以前结婚彩礼,有的人高达十几万元,现在2至3万元比较常见,礼金也在50至100元之间,大家都专注于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搞攀比浪费了!”日前,在岑溪市糯垌镇新塘村,对于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带来的变化,村民温大爷赞不绝口。
过去在新塘村,红白事都是大事,风光的排场、绵延的筵席、丰富的菜品、丰厚的礼金等不良习俗使村民人情负担沉重,攀比、铺张等不良风气蔓延。对此,该村因村制宜推广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统一操办规模、统一宴席标准、统一礼金上限、统一服务队伍、统一监督管理,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厚养薄葬新观念、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少办无事酒等文明新风尚。
治理有形,服务有感。今年以来,我市指导各村(社区)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婚事彩礼不超过3万元、婚宴不超过15桌,丧事不搞封建迷信活动、用餐不超过5桌”等具体标准,并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村已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其中,有213个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成员、老党员、乡贤担任成员,实行“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回访”全程管理。
为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我市实施《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五力”(党的领导力、基层保障力、思想感召力、群众组织力、治理防控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科学划分农村网格,完善运行机制,厘清职责事项,规范网格员管理,全市共划分为5367个农村网格,配备了5421名专兼职网格员,并在全市861个行政村配置辅警675名,配置警务助理423名,“一村一辅警”覆盖率达到100%。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还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乡风进万家”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知识问答、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形式,普及文明新风知识。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开展“实地观摩+经验交流”形式的移风易俗工作法互学互鉴活动7场次,其他线下宣传活动56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覆盖农村群众超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