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 近日,笔者走进藤县濛江镇健良村荔枝种植基地看到,连片的改良荔枝映入眼帘,在绿油油的树叶间,一串串或鲜红或黄绿的荔枝显得格外耀眼。在濛江镇第二届荔枝文化节品质擂台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梁大斌及获得二等奖的梁志健在和科技人员交流成熟期荔枝的管护方法。
“我能拿到一等奖,得益于镇推广的品种改良技术。”梁大斌乐呵呵地说,他家的30多亩荔枝通过嫁接技术,改良为情人荔、仙进奉、越州红等优良品种,并且采用绿色种植方法,果实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出售价格每公斤20元以上。
“现在有主播帮忙带货推销,在线上的销量也不错。”梁志健笑着说。濛江镇举办第二届荔枝文化节,让更多的濛江荔枝“触网”,为濛江荔枝拓宽新的销售空间。据统计,目前该镇荔枝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50%以上,部分果园的荔枝被提前订购一空。
濛江镇种植荔枝有着数百年的历史,素有“黑叶荔之乡”的美誉。在早期,当地果农就凭借适宜的自然条件,开始荔枝种植,主要以黑叶荔等传统品种为主,种植面积约2万亩,年产量超过1万吨,是全县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
但是,濛江镇荔枝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在丰产年份价格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自2022年开始,濛江镇大规模实施荔枝品改工程,推行荔枝高接换种技术改造。当地与自治区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了江口荔、仙进奉、越州红、桂味等名优品种,对原有低产值的荔枝进行高位嫁接换种,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推动果园由粗放型、低产值向品牌化、高附加值转变。“目前,我们镇已完成2000多亩荔枝嫁接改造,改造后收益大幅度提升,亩产值达2万多元。”濛江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石绍明说。
近年来,随着区域交通、荔枝品种等改善,濛江镇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采取“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电商+企业+合作社”等模式,扩大了荔枝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影响力;立足“国道+高速”的立体交通优势,积极引导荔枝加工企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推动产业链向深加工延伸,将荔枝鲜果加工成果汁、荔枝干等,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宽种植户增收渠道;探索发展观光采摘、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让荔枝产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覃武辉 徐伟玲 欧阳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