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续写茶产业发展“新故事”
岑溪市调查发现古茶树逾1万株和古茶树群落82个
时间:2025-07-14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庞广蛟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庞广蛟)日前,在岑溪市南渡镇的百福山茶园中,村民们穿梭在茶树间,熟练地采摘天龙1号、2号的茶芽,随后迅速将这些鲜嫩的茶芽运往茶厂。在不远处的峡宝村盘龙茶园,群众正忙碌地栽种天龙1号、2号茶苗,这些茶苗正是岑溪市依托南渡镇的千年古茶树进行精心培育的成果。

位于南渡镇海拔800多米山上的古茶树,树龄达1700多年,属特级古茶树,胸径达63厘米,被认定为“广西已调查的古茶树中胸径最大、树龄最老的茶树”。历经千年风雨洗礼,这棵古茶树依然傲立山间,与其周边山上的500多株数百年树龄的古茶树,构成了一片珍贵的古茶树群落。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为了保护和开发这得天独厚的古茶树种质资源,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广西岑溪市天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莫华平介绍道,“我们在古茶树旁安装了监控设备,24小时守护它的安全。早在2013年,我们就通过扦插、采茶果等方式开展研究,成功培育出适应性、耐寒性和抗寒性强的天龙1号、2号茶苗。截至目前,已育苗4000多万株,种植面积近3万亩。”如今,天龙1号、2号茶鲜叶每亩最高产量超750公斤,产量高于一般茶树品种,鲜叶售价每公斤600元,主要销往深圳、广州等城市,有力地推动了岑溪市茶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岑溪市对古茶树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相关部门对调查到的古茶树进行编号、精准定位,并悬挂保护牌,按照“一树一档”进行存档归类,全面建立了岑溪市古茶树调查资料数据库。当地林业部门通过现场观测调查,详细掌握了每株古茶树的生长现状、病虫害情况等信息;针对发现的衰弱株,后续将制定有针对性的抢救复壮方案。截至目前,该市共调查发现古茶树11586株、古茶树群落82个。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岑溪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为每株古茶树制定专属保护措施,同时,利用古茶树的种苗,繁殖更多茶树新品种,开发多功能性古茶产品,让古茶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