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 近期,梧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创新运用“一办三所”联动和联席调解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轨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及90多万元的欠资欠薪纠纷。
据了解,岑溪市水汶镇某工程项目的材料供应商和农民工群体到水汶镇政府、司法所反映,他们承接的工程施工项目完工后,迟迟未收到项目承包人支付的材料款和农民工工资,希望政府能够帮忙解决此事。
接到诉求后,水汶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安抚当事人的情绪,一边迅速启动“一办三所”联动和联席调解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轨调解模式,组织项目承包人、材料供应商和农民工集体开展调解。由水汶镇的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调解小组进行“线下”面对面调解,“线上”联动法学咨询专家开辟免费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展定点坐诊、电话听诊、网络会诊“三诊服务”,让当事人可随时获得线上法律援助。
调解过程中,调解小组组织项目承包人与材料商、农民工代表逐项核实工资款项、工程量和材料费等,对有争议的工程量和结算金额进行释法调解。经过8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和多轮调解协商,调解小组最终促成全部当事人确认了材料供应款和农民工工资结算,达成“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分期代发工程款”方案,三方自愿签订调解协议。至此,这起涉及90多万元的欠资欠薪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这起欠资欠薪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解开了当事人的“薪”结,也生动诠释了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担当。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686件,成功率达99%。
下一步,梧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为谱写梧州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行政力量。
(胡盛浪 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