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陈漫远:烽火淬炼,赤诚奉献
时间:2025-07-22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子萃 通讯员 韦春梅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黄子萃 通讯员 韦春梅

蒙山县蒙山镇北楼村,陈漫远的故居静默矗立,斑驳的墙面爬满岁月痕迹,炮楼的圆形瞭望孔与方形枪口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烽火。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壮阔长卷中,陈漫远自这里启程,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生。

7月11日,记者到陈漫远侄子陈全庆家中采访。回忆伯父的革命故事,陈全庆满是对伯父的敬仰。

陈漫远,原名陈万源,1911年出生于蒙山镇北楼村一个普通农家。自幼聪慧好学的他,1922年考入蒙山县立高等小学,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籍,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与广州“六二三”惨案的消息如惊雷般传至广西。当时在桂林求学的陈漫远,听闻家乡所在的广西深受革命思潮影响,梧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心系家国命运的他,毅然奔赴梧州,考入梧州省立第二中学。在中共梧州党组织的引领下,他加入“新学生社”,积极传播新思想,点燃革命之火,让进步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1926年,他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然而,1926年,进步学潮遭遇反动校长的残酷镇压。陈漫远等积极组织学生和反动当局展开斗争,中共梧州地委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罢课抗议。在强大的舆论声讨和众人团结一致的抗争下,反动当局不得不释放学生代表,反动校长也被逐出校园。此后,陈漫远并未停歇,他参与筹办苍梧书社,积极发展党员,让进步书籍成为民众觉醒的灯塔。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陈漫远任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参谋长,投身抗日。平型关战役中,他率部队从左翼突击,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一举歼灭日军千余人。1942年春,他又奔赴晋绥抗日前线,助力晋西北、绥南、绥西军民共御日寇,为保卫祖国领土和人民安全立下战功。

“在一次战斗中,子弹从他眼角擦过他却毫无惧色,依旧带兵冲锋。”陈全庆忆述,1980年,陈全庆和父亲曾去北京探望伯父陈漫远,伯父向他们讲述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故事。

而战场之外,陈漫远革命足迹也遍布大江南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七军连指导员、营政委等职,参加红七军转战桂、湘、粤、赣,投身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与长征;解放战争期间,他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参谋长等职,组织指挥部队取得多次胜利,为解放事业立下功劳。

“当年家乡有亲戚希望他帮忙在北京找工作时,他却毫不偏私直接拒绝了亲戚的请求。他还语重心长地跟亲戚们讲,‘你们就在家乡踏实搞好农业,助力国家工业发展,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生活。’”陈全庆说。

战火硝烟彰智勇,和平岁月谱忠贤。陈漫远的精神,历经风雨而愈发坚韧。如今,蒙山当地的教育部门和文旅部门正力促将陈漫远故居打造成为红色教育基地,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抗战英雄的事迹,传承他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