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雷开伟 韦邦慧)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辖区单位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深入经营门店,重点核查是否销售与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不一致的车辆,严查非法改装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行为,同时向经营者宣讲新国标等法规,引导商家规范经营。
此次专项检查是我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的一个具体场景。为守护市民出行安全,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专班统筹多部门力量,构建常态化治理机制,在规范停放充电、打击非法改装、源头监管及回收换新等环节协同发力,取得阶段性成效。
停放充电环节,我市推动新建住宅小区同步配建智能安全充电设施,今年已有8个新建小区项目通过消防验收,新增充电端口450个。同时,多部门联动检查居民小区642次、沿街商铺748次,整改违规停放充电行为536处,消除火灾隐患703处;针对排查出的271处存在安全隐患的架空层、地下车库,已完成33处整改。
打击非法改装方面,我市深化线上平台监管,已完成对全市21家网店、113条网售链接的全覆盖检查;线下,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门店开展专项检查,累计检查经营户257家,查扣涉嫌不合格电动自行车7辆。
源头治理上,我市摸底排查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单位222家次,查封不符合国标车辆14辆,立案查处非法改装案件9起(结案8起),有力推动销售领域不合格车辆“动态清零”。
回收换新环节,我市优化补贴申请流程,落实便民措施,组织40家商家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核销车辆1578辆,发放补贴79.4万元,带动销售额484万元。此外,我市建立完善“一车一档”动态管理数据库,严把车辆准入关口,上半年新登记注册电动自行车35442辆,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共219007辆。
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深化多部门联合执法,持续规范充电收费标准、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加大隐患排查整治与宣传力度,全力筑牢市民出行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