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小而美 小而精 小而特
长洲区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时间:2025-07-29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来,长洲区立足区位优势,以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批发、销售集散中心区为目标,打造“一道·两江岸”(323省道,桂江和西江沿岸)产业带,发展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特色兴业 优品矩阵

当前,长洲区“山上”种植六堡茶、砂糖橘等特色农产品,“平地”广泛栽培葡萄、百香果、菊花、蔬菜等,“空中”开展原生态蜂蜜生产展现生态农业潜力,水域有“倒水河鲜”品牌和长洲“鱼苗之乡”等水产品……小而美的现代优品矩阵逐渐成形。

目前,长洲区茶园面积已扩展至约1.67万亩,从事茶产业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及个体经营户超过1300家。其中,摩天岭六堡茶数字产业融合示范基地,通过5G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基地内布设的土壤温湿度、气象监测等传感器,实现对茶园气象状况和土壤墒情等关键数据的持续监控。基地还与湖南一机械设备制造公司等合作研发,成功研发了摩天茶海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毛茶生产线,使茶叶生产过程实现精准、稳定、可控。2024年,长洲区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9.27亿元,“茗堂山”“广六堡”品牌,以及东方美人茶系列中的“粤美人”和“西江美人”品牌,均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

依据产业基础与乡村特色,长洲区大力构建数字化种植示范园区,采用智能滴灌、无人机管理等先进技术,致力于发展贵妃黄皮、阳光玫瑰葡萄等精品水果产业。市盈丰果蔬销售专业合作社在该区倒水镇蓬冲村及其周边村落自建柑橘果园300余亩,与周边市县合作的果园面积超过10000亩,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建有两条年处理能力达1万吨的柑橘分拣线,以及2000多立方米的农产品恒温气调冷藏库,一年四季循环经营柑橘、荔枝、龙眼、蜜柚等季节性果蔬,实现了集分拣、包装、冷链保鲜物流配送、线上线下产地直销等全程一站式代购代销服务,是长洲区打造知名“果盘子”的一个典型例子。

科技强农 现代赋能

位于长洲区的壹然智慧农业引入鱼菜共生体系,开创性融合了水产养殖与农作物种植,配置有蔬菜温室与水产养殖桶,实现了“鱼肥滋养菜、菜净回馈水、水再养鱼”的生态循环,开辟了绿色、高效、环保的水产养殖路径,节水效果达90%,单位面积产出较传统渔业高出4至5倍。

这是长洲区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应用,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为现代农业注入新活力,构建区域特色明显、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剪影。据统计,目前,长洲区现有设施农业面积3733亩。

同时,长洲区助力各企业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与消费者的精准对接,从而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农产品展览销售活动、网络直播销售等手段,使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际利益。其中,位于该区的广西梧州芙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在2023年组建了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团队,2024年销售额实现了15%的同比增长。

三产融合 农旅兴村

长洲区以三产融合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农旅融合和品牌化方向延伸。目前,辖内共有仓储保鲜设施35个,建成库容11567.97立方米,保障农产品新鲜流通,助力“梧州味道”走向全国。

通过加强对高端农副产品如果汁、药品、工业用品等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长洲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西传喜食品有限公司投入500万元引进先进的果汁及汽水生产线,成功将砂糖橘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砂糖橘汽水产品,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深度加工过程。

同时,以农业发展撬动文旅产业,长洲区积极推进全域旅游业的发展,致力于将“西江鼓浪屿”“金桂富万家”“摩天茶海”等景区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据初步统计数据,2024年长洲区累计接待游客约89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9%,旅游收入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约22%。 (钟斯婷 何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