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周佐沅)“以往各部门单独检查,指导标准不一,我们需反复应对,耗费诸多时间精力。如今各部门联合执法,可一次性解决问题,让我们能更专注于销售。今年二季度,超市营业额有了明显提升!”来自长洲区嘉华农资超市的老板宋先生对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带来的变化十分欣喜。
这是市农业农村部门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成效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市聚焦“三农”领域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见证。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部门聚焦涉企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以“减负担、提效能、优环境”为目标,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制定“全市重点问题品种药残百日攻坚治理行动”等专项执法方案,保障涉企行政检查规范有序;出台协作机制,明确联合、协作执法指挥协调,防止多头与重复执法。
在执法规范方面,市农业农村部门动态调整并公布检查事项清单,更新完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项清单24项,明确执法边界,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阳光执法”,要求执法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在处罚裁量上,市农业农村部门对轻微问题以教育改正为主,对需处罚案件综合考量裁量基准,做到宽严相济、罚教结合,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截至目前,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办理减免罚案件2起,减免罚金额1000元;办理降低处罚案件1起,降低处罚金额4000元。
为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种植养殖、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领域实施精准监管,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检查改革,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安全生产指导,以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等涉企事项纳入联合执法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这种优化资源配置的做法,不仅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更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实现了执法效率与企业满意度的双提升。
此外,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强化执法检查的协调联动,建立市县联合、部门协作机制,明确案件管辖权限和线索移交程序,形成执法闭环。当前,全市共制定“首问责任制”等25项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