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贾亮城 赵珈)以往,办案检察官在查询日常案件资料时,常需“翻箱倒柜”查找档案。如今,依托数字档案室的一键精准调取功能,几秒钟内就能获取所需资料,不仅减轻了工作负担,还提高了案件办理的速度和质量。这是梧州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市检察院”)数字档案室建设取得实效的生动缩影。
自2020年7月被选定为自治区级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市检察院将试点建设工作作为推动检察事业与时俱进的关键工程,纳入整体发展规划,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具备强大数字化处理能力和智能化管理功能的系统,实现了各门类档案的文件级计算机检索,档案管理的精准度和利用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档案工作也从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向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模式转变,为检察业务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日前,市检察院数字档案室成功通过自治区测评,成为全区检察机关首家、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首个“自治区级数字档案室”。
档案数字化革新为检察工作提供全方位助力。在管理决策层面,市检察院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汇聚整合诉讼、文书、声像等九大门类档案数据,通过智能统计管理功能,一键生成档案资源热力图等精准数据分析报告,为优化资源配置、研判工作态势、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在检察业务方面,检察官可通过档案智能检索利用体系在线查看、打印、下载所需资料,真正实现“案件办理—电子归档—智能推送”的无缝衔接与一体化流转,类案调阅时间平均缩短80%。
去年以来,市检察院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领域切入,持续推动“数字革命”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充分运用22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办理监督案件123件,实现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转变,形成一系列有特色、见效果、可借鉴的数字检察实践成果。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纵深推进数字检察建设,努力以科技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数字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