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徐杨)我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今年以来,统筹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纵深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近日,在广西长江木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紫外线滚涂生产线高速运行,工人将木框零部件放到设备上,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便完成了油漆的喷涂,木框零部件变得光滑且有亮度。“紫外线滚涂生产线主要用于门框零部件等平面板材的表面处理,区别于传统人工涂漆,集成了砂光、清理、上紫外线固化漆、烤灯等生产步骤。”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公司不断加大环保技术和绿色材料的研发投入,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助力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关键技术攻关,是我市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市深入实施质量强梧战略,扎实推进2025年生态环境产业类质量品牌优质企业培育工作,成功培育广西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自治区级生态环境产业类质量品牌优质企业,广西梧州昊德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为市级生态环境产业类质量品牌优质企业,以标杆引领产业升级。
为助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我市高标准推进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发展,全力支持龙圩区EOD项目获得金融机构5.4亿元授信,推动藤县黄冲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EOD项目、龙圩区全域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成功入选首批自治区级EOD模式项目,以产业开发反哺生态环境治理。
在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方面,我市印发《关于做好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及信息化填报工作的通知》,通过建立工作专班、走访排查等形式,不断收集大宗工业固废正规(及非正规)堆存场所位置、工业固废种类等信息,并将其录入上报至国家系统,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分类收集、资源化综合利用。市生态环境局持续督导钛白企业加快对红石膏消纳处理,推动藤县工业固废填埋场一期于今年4月投入试运行,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置红石膏约25.8万吨。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核心,构建“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全链条服务体系,联合相关部门持续优化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服务做好东部产业转移项目环境准入指导。今年以来,我市审批项目环评报告书(表)93个,涉及投资总额约154.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9亿元;完成梧州港中心港区平浪作业区工程等17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属梧州项目环评手续,为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