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 近年来,藤县塘步镇古祀村白鸠咀组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小组议事” 模式,将基层治理“大文章”落笔于“小村组”,通过建体系、搭平台、优机制,推动民事民议、民办、民管,形成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的乡村治理新风貌,为全镇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为示范点,该组聚焦“谁来议”,按照“党建引领、群众主体”思路,整合村党员、乡贤能人等力量,推选9人组成小组理事会常委,让“公家事” 变“自家事”。“以前村里办事插不上嘴,现在理事会常问意见,红白事简办后没人铺张浪费了。”村民黄健明笑言。2025年上半年,当地红白事简办率达 95%,节约资金20余万元,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0%,村民对廉孝文化认同感显著提升。
为解决“哪里议”,该组整合资源,搭建“乡村夜话”平台,实行“一事一听”制度,结合“清单制”“积分制”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怎么议”上,以理事会为核心构建“说、议、办、评”机制,定期召开夜话,让群众握有谋划权、监督权。“上次提的路灯问题,3天就修好了!”村民秦阿姨满脸自豪。“乡村夜话”平台搭建以来,已收集民意20余条,为12人次排忧解难。
聚焦“议得好”,当地建立“五项清单”,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借助“一卡通”、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公开村务,畅通监督渠道,实现“村务阳光”。
如今,塘步镇以白鸠咀组的实践为范本,在全镇推广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参与机制,通过搭建群众议事平台、完善治理评价体系、规范权力运行,不断拓宽群众参与渠道,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聚民心,推动全镇乡村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岳柱健 陈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