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人才+智造”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藤县推动产业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
时间:2025-09-22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姚蓝婷 通讯员 黄桉 黄舒敏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姚蓝婷 通讯员 黄桉 黄舒敏)近日,记者走进藤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机械臂精准挥舞、高效作业,光衡AI视觉检测系统如同“火眼金睛”,对每块瓷砖开展毫秒级扫描检测,随后自动分拣系统快速完成分类处置。曾是依赖人工目检的传统生产场景,被数字化流程全面替代,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提升。

这一转变,正是藤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为产业升级赋能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藤县聚焦推动陶瓷、钛白、林产林化等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人才+智造”双轮驱动,推动产业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人才先行夯实创新根基

“我们把人才培养、智能化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服务吸引集聚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藤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强化人才支撑与技术赋能,该县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已与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新型建筑陶瓷及资源循环利用研究所等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在广西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设立科研基地。依托“高校研发+企业应用”的协同模式,各方围绕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等重点方向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同步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藤县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提供了支持,更构建起“引才、育才、用才”的良性闭环,为当地实现产业智能化转型筑牢了技术与人才根基。

此外,藤县通过“走出去学+沉下来练”的多层次培养模式,为县域发展夯实人才支撑。一方面,该县积极组织100余名人才前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展专题培训与学习交流活动,助力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在县内常态化开展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提升人才创新思维和能力。

平台联动加速成果转化

秉承“产学研用”融合的思路,藤县通过搭建战略合作与人才交流双平台,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在创新平台合作方面,藤县已与广西产研建陶技术研究院等7家省级创新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通过定期举办技术研讨活动,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截至目前,藤县县域企业累计获得各类专利100多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90多项。

此外,藤县创新打造“紫藤人才荟”交流平台,聚焦人工智能、绿色转型等研究方向,组织各类人才深入产业一线,实地收集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并开展系统性调研论证。截至目前,“紫藤人才荟”已累计形成40余份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210余条,为藤县产业数智化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智造升级彰显转型实效

在人才与创新成果的有力支撑下,藤县聚焦陶瓷、板材、造纸等优势产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

在推进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方面,广西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借助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建成陶瓷行业智能制造大数据中心,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如今,该公司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8%,生产效率提升25%。企业负责人表示:“智能化改造带来了显著效益,运营成本降低了10%,同时优等品率提升至历史最佳水平。”

与此同时,AI质量检测系统的推广应用,成效颇为显著。在藤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瓷砖经AI智能视觉分选系统检测后,工作人员仅需进行辅助检测。据公司总经理助理介绍:“技改后,智能化设备占比已超80%,分选速度较人工提高了40倍,产品优等率从92%提升至98%。”

藤县以“人工智能+”为抓手,逐步构建起人才为引擎、平台为支撑、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发展新格局。展望未来,藤县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产业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并进的区域竞争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