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聚焦梧州 > 正文
防风险 保安全 护民生
我市加强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防控
时间:2025-09-23 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韦邦慧 雷开伟 编辑:冼静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韦邦慧 雷开伟)“老板,货物堆放在疏散通道会影响紧急逃生,请尽快整理到指定区域。”近日,万秀区富民街道网格员手持消防宣传册,走进辖区一家三层餐饮住宿类自建房,一边细致排查消防隐患,一边向业主讲解安全知识。

今年以来,全国经营性自建房较大火灾事故频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为切实维护全市火灾形势稳定,8月中旬,我市相继印发《全市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和《梧州市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以“防风险、保安全、护民生”为目标,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基层赋能、全民参与”的共治机制,全面加强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防控。

部门协同合力除患

经营性自建房涵盖商超、培训机构、餐饮等多种业态,监管面广、情况复杂。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靠前,依托“各司其职+联合攻坚”模式,深入开展隐患排查与指导服务,督促负责人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8月以来,各部门迅速行动、协同推进。市国资委组织监管企业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重点检查生产车间、仓库的消防设施配备与电气线路安全,同步开展员工消防技能培训;市住建局聚焦建筑工地与物业小区,核查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和易燃可燃材料管理状况,指导物业公司加强日常消防管理,并组织居民开展消防演练;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排查辖区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隐患。

针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隐患,我市建立联合研判机制,会商明确整改方向与责任主体,全力协助业主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提升整体火灾防控能力。

基层发力织密网络

我市经营性自建房总量约4.9万栋,且大多分布于县城与乡镇街道,治理范围广。为此,我市充分调动基层力量,将社区网格员、公安派出所民警、综合执法队队员、村干部等群防群治力量,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科学划分网格片区与责任区域,推动隐患排查与上门帮扶常态化。

红岭社区网格员陈耀蝉负责金湾花园A区共28栋经营性自建房的排查工作。每次上门,她都会随身携带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检查清单,一方面逐点核对隐患,指导租户做好日常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及时梳理形成隐患问题清单与整改责任清单,并通过“反复提醒、经常宣讲、协助整改”的方式,不断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出动排查人员438人次,排查经营性自建房18550户,发现消防安全隐患15224处,完成整改12300处。

系统培训提质强能

做好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治理,提升监管队伍专业能力是关键。8月以来,我市持续开展系统性培训,通过搭建“主平台”、延伸“子网络”,层层传导责任,切实增强监管队伍的专业能力。

我市先后召开全市行业部门消防安全动员部署会、警示约谈会与消防培训会,搭建起能力提升的“主平台”。同时,市、县两级消防部门对教育、自然资源、卫健、邮政管理、气象、商务、民政等10余个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监管技巧。市住建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国资委等部门分别针对行业内重点领域与人群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批消防安全“明白人”。

专项整治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已针对全市66个乡镇(街道)的基层力量,开展培训70余场,超2000人次参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单位在隐患排查、初期火灾扑救、疏散逃生及宣传培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市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统筹各类资源,推动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治理工作从“专项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持续消除安全隐患,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安居乐业筑牢消防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