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罗枚 通讯员 李阳)科技特派员是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在梧州宝石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中心内,十余台人工智能质检机高速运转,高清数字影像机配合AI算法实时检测莫桑钻品质,质检效率大幅提升。作为推动我市人工宝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核心创新平台,该中心的建成投用得益于科技特派员的深度参与。
2022年起,科技特派员蓝必铁对接服务梧州宝石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中心建设企业广西喜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落地初期,他通过直盘修边改良方案,解决了上石工序模具粘石精度不足的问题,后来,他不仅为中心引入AI检测技术提供专业指导,还牵头联合企业、高校及产业链公司,申报省级宝石精密加工制造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与重点研发项目。目前,蓝必铁提出的方案已投入30余套自动修边机,宝石打磨精度提升25%,创新平台申报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与蓝必铁一样在企业深耕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针对梧州东磁电子公司“预烧、烧结工艺‘卡脖子’难题”“在线配料设备精度提升”等需求,科技特派员唐锦组建攻关团队,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突破,助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约5%;面对翅冀钢铁公司电力角钢锈蚀问题,科技特派员秦芳诚深入调研上下游场景,解析锈蚀机理,形成技术报告并明确攻关方向;科技特派员易冬旺在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调研时,精准凝练出“基于人工智能检测的设备故障预报警系统”等2项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为企业后续攻关明确方向。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先锋作用,聚焦企业需求,从多维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在政策宣贯与咨询服务上,全市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政策宣讲会30场,覆盖企业人员超100人次,重点解读科技项目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认定等惠企政策;提供“一对一”咨询12次,指导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评价入库,协助21家企业申请研发奖补等补助共计269.83万元。
在创新资源链接方面,科技特派员搭建合作桥梁,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或实验室2个,助力推动14项科技成果落地,带动企业新增产值1000余万元。其中,喜荟天成与本地高校共建的梧州宝石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中心、梧州莫桑钻精密加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投用,相关产品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
在技术攻关与需求凝练方面,科技特派员围绕产业瓶颈问题,为企业梳理关键核心技术需求10余项,协助申报自治区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30项,申请经费4830万元,其中4个项目获立项资助810万元。
在持续完善的体系建设与企业培育下,今年我市科技特派员已指导5家企业优化创新发展战略;推动40余家规上企业100%建立研发投入核算制度,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助力1家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并引导1家骨干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