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朱元冬)10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2025再生新材料大会”暨梧州市再生新材料产业招商引智恳谈会多场论坛同步举行,围绕不同产业发展主题开展专题报告、技术研讨等,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取得丰硕成果。
环境净化新材料与技术论坛围绕环境净化领域相关新材料与催化、净化、高值化利用等技术进行研讨,重点解决产业产品在应用范围、粘合技术应用,以及新型产业链提升等方面的问题。环境友好与循环再生纤维材料论坛,聚焦低碳再生纤维材料规模化生产与粘合技术应用,为新型产业链提升提供解决方案。固废制备再生建材与新材料论坛则聚焦固废高值化再生利用,重点解决产品应用范围、粘合技术优化等,推动建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变废为宝”。
在生物质材料论坛上,与会嘉宾就生物质材料的低碳成本控制及扩大产品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水处理与净化材料论坛则聚焦吸附分离材料、光催化材料、电催化材料等产品成本控制及应用范围扩大展开研讨。材料绿色循环利用论坛关注了产业规模化生产和产品应用范围,助力打通“循环利用”关键点。
再生材料碳足迹论坛聚焦再生材料设计及碳足迹评价的实践应用。再生高分子材料论坛围绕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再生与循环,重点解决产业产品性能稳定性及成本控制难题。电子废物材料再生及资源化论坛探讨电子固废资源研究新进展、生命周期计算及降碳贡献。
在AI+新材料制造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材料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算法、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等展开交流。工矿固废资源再生技术与应用论坛围绕固废再生技术、资源化路径及再生新材料应用展开研讨。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王崇臣高度评价本届大会“务实、高效”,他认为,大会搭建了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桥梁,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也深化了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让再生新材料研究成果快速落地,有效提升了产业产品附加值。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桑涛分享了甘蔗渣等生物质材料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可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我对梧州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