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梧州事,零距离。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们下次再会。@谢善高:#    十分感谢广大的网友的关注、支持“创森”工作。@谢善高:#

 我们市民最直接的利益是得到了一个森林的生态产品,这个是公共的产品,比如说森林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的公共绿地面积等等,这些都提高了以后,那么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面会更清新更健康,这个就是市民最大的受益了。

主持人:

今天的直播到此为止,再一次感谢谢局长的大力支持配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主持人:#

 零距离网友“七七八八”问:“创森”跟市民最直接的感受和利益是什么?

 

@主持人:#     多谢谢局长。@谢善高:#    得了产权以后,它是一片荒山的话,你不让他种桉树是行不通的,因为经营是自主的,但按照导向作用、宣传作用、引导作用,桉树只要选地合适,桉树的收益也是很好的,所以不能强制禁止种植桉树。@谢善高:#

 比如他砍掉一片林来种植桉树,因为林木的采伐需要林业主管部门对采伐指标的核定发放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当然,农民的经营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但是我们也会做好林业产业的布局导向等。

@谢善高:#

 第二,如果这些企业得到的是在林改之后的商品林,那这些林符合我们采伐利用的方案,我们会有一个总的森林经营方案来主导他们,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森林经营方案的目标来导向经营。

@谢善高:#

 我看有几种可能,一、林业的群众取得了权益以后,他会根据这些规定来规划我们的林地。这些是属于公益林还是商业林,如果是公益林的话,我们是严禁进行采伐利用的,那就不存在林改之后会改种其它树种的问题,此其一。

 

@谢善高:#

 至于林改后我们的农民进一步明确的他的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等等,至于农民群众得到山上的权力以后,我看到有些网友提出,如何进行经营,有没有可能去把现有的树种改成其他树种。

 

@谢善高:#

  感谢这位网友的关注。林改是林业发展中一个生产关系的调整,这个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生产,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市集体林权的改革,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们梧州林业经济的发展。

 

@主持人:#

 零距离网友“公务员”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梧州目前正在组织林改工作,那么林改后,会不会出现一些大量村民不依照有关规定,大量改种桉树的情况有没有可能出现呢?

@主持人:#     好的,多谢谢局长。@谢善高:#     其实是大量的枯枝落叶造成的。@主持人:#

     你的意思是造成溪水变颜色,不是桉树的树类造成的。

 

@谢善高:#

 比如说我们种桉树的地方,因为森林比较茂密,枯枝落叶比较多,经过长时间水的浸泡,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其实说桉树有毒这是从来没有权威的研究报告过。

@谢善高:#

 但是即使没有桉树,森林比较茂密的地方溪流的水一般都会比较混浊,树木的枯枝落叶增大了以后,长期在溪水里面浸泡,会释放一些单宁等物质,当浓度增大,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谢善高:#

 是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可以说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它吃的就是桉树的树叶,如果桉树的树叶有毒的话,那么我们可爱的小动物为什么那么可爱呢?这是一个例子,大家如果去过南宁的大明山就知道,大明山森林覆盖率比较高,是个很好的风景区,山上有溪流,而且森林非常美丽。

 

@主持人:#

 是的,非常可爱的一种小动物。

 

@谢善高:#

 有人认为在桉树种植的地方溪水变黑等等的现象,是不是说明了桉树有毒?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的考拉。

 

@主持人:#

    另一位零距离网友“红岭闲人”提出,去年他去乡下拍了一些照片,发现种了桉树的山坡连溪水都变色了,而且市区狮卧山的山泉,在种植桉树后水的颜色好像也有变化,和之前不同了,那这是否表明桉树有毒或者对生态有害?梧州市的桉树种植面积又有多少呢?

@主持人:#     谢谢谢局长。@谢善高:#   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地方,可能会盲目的去种植,面积太大会造成一些森林病虫的危害,所以我们倡导桉树连片的面积适度,就没问题了。@谢善高:#

 我认为桉树作为一种速生的树种,只要选择的地方比较妥当,那么对森林的形成,对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林产工业的发展都是很有益的。

 

@谢善高:#

 至于我们梧州乃至整个广西,从气侯的环境来讲,应该来讲是非常适宜桉树的生长,但桉树这个生物的多元性的问题,导致可能很多人都担心,增加了种植桉树是不是会对我们现有的生态,生产了造成一些影响和破坏。

@谢善高:#

 第二,桉树的枯枝落叶又返还给土壤很多的肥料有效成分,所以,说桉树是“抽肥机”的说法也是比较片面的,当然,桉树的发展为什么造成了社会上很多的看法、偏见,从某一种程度上去看,主要是因为桉树是一个外来树种。

@谢善高:#

从权威的研究来看,说桉树是“抽水机”是片面的,至于说桉树是“抽肥机”,是因为一棵树木生长在土壤里,需要消耗一定的氧份,我们种植桉树的时候是通过人工来增加土壤的肥料的,就不存在单纯无限制的从土壤里吸收营养。 

@谢善高:#

 具体的数都是经过权威研究的,广西的崇左是一个旱区,种植了桉树以后,周边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增加了152.5毫米,平均降雨天数增加了6.6天,年平均的蒸发量减少75.3毫米,空气的湿度有所增加,从而改善了当地的气候。

 

@谢善高:#

“桉树是‘抽水机’”这个说法,是十分片面的,另外,桉树的种植,其实对水源涵养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桉树是很快成林的,它长成森林以后,对水源的涵养就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谢善高:#

 至于有人认为桉树是“抽水机”的说法,这里也有一些数据。2009年澳大利亚的桉树中心发布的关于桉树人工生态影响的说明:与其他树种相比,每合成一公斤的生物量,每形成它的树干的一公斤的木材大概要消耗1千升的水,而其它农作物里如香蕉、咖啡等等需要800升。

@谢善高:#

     非常感谢这位网友对桉树的关注。桉树作为澳大利亚的国树,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但是有些人认为桉树有毒、是抽水机、抽肥机,这种想法是存在偏见的。

     我认为,根据比较权威的研究和资料显示,1公顷的桉树可以吸收9吨的二氧化碳,证明桉树是有净化空气的功能。

@主持人:#

    在梧州零距离的骑楼论坛中,许多网友都特别关注桉树的问题。l零距离网友“尼古丁大哥”就提到,广东云浮从2005年起禁种桉树,认为桉树不适合在云浮种植,而且资料显示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种植会对云浮的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此谢局长有什么看法,是否认为我们梧州适合种植桉树呢?

@谢善高:#

  是的。

 

@主持人:#

 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地方来做不同树种的调整。

 

@谢善高:#

 至于近期有没有大的调整,一些根据地块等景观或其他的方面需要来改变我市的植被布局,我们是不提倡的。

 因为一个树木的生长有其适应性,比如说我们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梧州历史上开发建设留下来的泥口、石口(山体泥土裸露部分)等等,因为遗留下来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地质灾害等其它影响,要恢复相当困难,那么我们现在就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种植一些利于植被恢复的树种,类似藤灌一类的植物使之尽快恢复,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方面。

 

@谢善高:#

 这就是说森林是有一个层次的,(之所以要有)这个层次是要呈现出一个景观,同时也是生态功能的需要和发挥,不仅仅是要高大树木,同时需要一些低矮的花草。

 对整个的树种的要求,一个是要适应我们梧州,二个是要符合和适应我们市民对景观的需求,第三个是为了更有效的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主要是考虑这几个方面。

 

@谢善高:#

 树种的调整,我们考虑的一个是景观性,一个是生态的功能性和适应性,还要考虑到乔、灌、草,也就是说高大的树木、中等的灌木,以及一些草本、藤本等等植物的相结合。

@主持人:#

零距离网友“夕阳下山”说,刚才谢局提到会对梧州的树种作调整,请问在这次“创森”过程中,我市的树种调整大概是怎么一个调整呢?

@主持人:#     好的,多谢谢局长。@谢善高:#    整个绿化的面积,我们是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关于具体面积的问题,因为需要统计等其他问题,我们计划明年城市建成区里面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建成区里面的绿地率要达到33%以上,人均的公共绿地面积也要达到9平米以上,这是一个目标。@谢善高:#

我们在市区范围里,有针对性地去进行一些补植、补种,有些地方的树木缺乏可观性,有些地方的树木生态功能比较脆弱,我们主要是根据这些特性查缺补漏的,是让我们现有的森林城市更加完善的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谢善高:#

 时间是没有冲突的,之所以提出三年的时间,主要是指在我们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刚才提的,一棵树要通过几年才能成林成材,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主持人:#

    零距离网友“树袋熊”提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2011年“创森”工作完成以后,梧州的市区绿化面积大概比现在增加多少呢?他还想请问谢局,一棵小树要长成材起码要5到7年的时间,用3年来创造森林城市在时间上是否太仓促? 

@主持人:#     谢谢谢局长。@谢善高:#

 梧州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一河两岸的景色非常漂亮,通过这几次的专家的考察,都认为梧州创建森林城市,是有很好的典型,同时也具有是很有利的条件,所以我们是有坚定信心的。

@谢善高:#

对,三年的建设中今年是关键的一年,所以今年我们的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力度非常大的措施,因为梧州在“创森”方面具备了很好的条件。

比如说我们梧州市的森林覆盖率是全区14个地市里排名第一的,也就是说,我们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作为我们的基础,这是非常难得的。

@主持人:#

 所以这个实效是市民可以感受得到的,对吗?

 

@谢善高:#    1000万亩商品林是我们梧州林业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是根据每年森林的生长量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去采伐的,我们创建森林城市是通过五大工程,两大基地,走出一条以林业产业为支撑的森林城市之路。@谢善高:#

 我们要建设好300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基地,和一千万亩的商品林基地。300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基地的林木主要是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为主,那300万亩原则上是不进行采伐利用的,它的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

@谢善高:#

 “创森”的工作是市委于2009年提出,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即从2009年至2011年,用这三年来做好这项活动。

  今年是这个活动的关键和重中之重,我们开展了实施五大工程两大基地的建设。第一个就是把我们城市建成区里面的绿化美化工程,第二个是环城森林景观工程,第三个是绿色通道工程,第四个新农村家园建设工程,第五个是森林生态文化工程,通过这五大工程的建设达到、甚至有的指标会超过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

@主持人:#

     零距离网友“问天”问到市里面对“创森”会下多大的决心和行动呢?“创森”需要3年,到时候现在的领导都早已换届,会不会因此而“烂尾”,以前梧州有过很多类似“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等,但在现在看来效果不是特别明显,那现在梧州创森林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持人:#     多谢谢局长的解答。@谢善高:#

 因为梧州的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局限,我们绿地的面积相对于其他开阔的城市来讲,显得有些薄弱,所以我们想通过见缝插绿,见缝造景,来增加绿化的量和增加绿地面积,强化绿化的功能。

通过阳台的绿化,特别是阳台、庭院、屋顶等等,提高我们绿地的面积。市政府正在着手开展一个“阳台绿化”活动的评比,倡导和引导好我们广大的市民在阳台里增加绿化的效果。

@谢善高:#

 还有一个就是统计问题,有些已经完成任务,但没有及时来我们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来登记,那么,在我们统计的时候就会漏掉,所以就会造成尽责率比较低。

 所以还是要通过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好处,以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再进一步把这个义务植树作为公民的一个义务责任。

 

@谢善高:#

义务植树是国家倡导的,目的是普及人人爱绿、护绿的氛围。

关于义务植树的及格率,这里面有可能是统计方面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年满十四岁的公民,其参与了义务植树的活动,既可以是亲自参加或者通过认领和领养,也可以是通过“以资代劳”,也就是确实是没有空闲的时间去亲自植树,可以通过支付一定金额够买一棵树苗来“以资代劳”来完成这个义务。

@主持人:#

    据了解,现在梧州市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是49%,但根据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大于80%,这个相差比较大。网友“祎人婧少”想要问一下,在这个方面林业局会有什么措施去激励市民积极参与创森工作中呢?还有一个问题,听说有一个绿化阳台的工程,他想问一下这个活动是什么时候开展?

@主持人:#

     好的,谢谢谢局长。那我们来继续看下一个问题。

@谢善高:#

有这方面资料的统计显示,在森林里面每长成一个立方米的树林,可以吸收1.8吨的二氧化碳,放出1.6吨的氧气。其实,我们现在倡导的低碳经济,通过森林植被的增加,生态环境的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有效地去减少温室效应,清新空气,增加氧气量,比如说市民走上白云山都会感觉到心情舒畅,空气中负离子增多了,森林所释放的氧气多了,对我们市民身心的健康和幸福指数的提高,都是有好处的。

 

@谢善高:#

 对,市民方面我还想说一下,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创森”,为什么要全民动员、人人来参与这个活动呢?大家都知道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最早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亲近森林是人类的一个本能的需求。

所以我们通过“创森”这个活动的开展、普及,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市民也能从中得到好处。

 

@主持人:#

 所以这些就是市民可以得到的直接好处。

 

@谢善高:#

 创森林城市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把我们城市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城市承载着大量的建筑,那么,城市里面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很大一部分是要靠森林这个系统来调解的。比如说,一台A式的奥迪小轿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我们有10亩的森林就可以把它吸收了,也就是说,通过森林面积的扩大,把二氧化碳有害气体、污染的气体固定下来,吸收下来,从而达到我们生态环境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提高等。

 

@谢善高:#

是的。另外,我们也通过森林生态文化的普及来引导广大的市民,爱绿、护绿。

比如说我们现在通过绿地、树木的认领、认养等等,通过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形成了全民对生态环境的爱护,对生态的追求。同时也希望市民能加入自觉爱林、护林的行列中。

@主持人:#

 就是国家也解决一部分?

@谢善高:#

    “创森”是为了提供广大市民拥有更多的公共生态产品,这确实是需要大量的投资,这个投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是通过国家的政策,比如说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的建设,以及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整改,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大工作的力度,来为我们增加一部分的投入。

@主持人:#

 有网友“月光宝盒”问到,他说创森是一个比较耗资的系统工程,梧州创森的优势在于什么?创森总共需要多少资金,又应当如何解决资金来源呢?

 

@主持人:#    好的,多谢谢局长的解答。@谢善高:#

 这位网友反映的问题,是人们在山上采割松脂的时候,操作不规范造成,当然也有一些是因为追求金钱的效益最大化造成的。

 这些问题是会碰到的,我们会对广大的农民群众进行培训技术的指导按照松脂采获的规律来进一步的规划和指导。松树的种植、管理、采割、生产,这样源源不断的一个格局,促进我们梧州松树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谢善高:#

 今年提出要打造林业强省,其中林产林化的产业是一个重头戏,在林产林化,特别是林化这个产业里面,松香的深加工,以及松香深加工的产品,原料都是来源于松脂,通过采割松树产生的松脂。

@谢善高:#

 这几年梧州的林产林化产业发展非常快,同时,林产林化产业也是我们梧州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有“世界的松香看中国,中国的松香看广西,广西的松香看梧州”这么一个说法。

@谢善高:#

    在我们梧州市整个森林面积里面,松树占了很大一部分的面积,大概占了60%多,松树在我们梧州广泛种植,特别是在农村的地方,因为这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和一个渠道,农民群众经常会上山采购松脂。

@主持人:#    也有网友“毛毛球”曾经在梧州零距离网的骑楼论坛发贴反映,梧州市的一些松树被取松脂时树皮遭到严重破坏,让山友们看了心痛。现在他借这次访谈机会再问谢局长是否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这种过度采脂的行为。@主持人:#    多谢,相信“一片叶”网友会在这里看到谢局长为他解答的问题。@谢善高:#

 三分种七分管,还是要在管护上面下功夫,确保种下去的能够有七分的精力来把它管好,让它成材成林。

@谢善高:#

 古话有云,毁树容易植树难。确实,一棵树从一株小苗长成一棵苍天大树,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以及人工的呵护。这位网友说到的,在我们梧州一些极个别的地方,确实出现了一些对绿化的破坏,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对植树造林的一些工作需要加强。比如说,这棵树种下去了,还要在管理上加强。

 

@主持人:#

 那么现在我市的“创森”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网友“一片叶”就指出,梧州的植被破坏得太厉害了。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城市绿化率? 每年植树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如何解决?他是否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这些取脂的人。

@主持人:#    多谢谢局长的解答。@谢善高:#

 关于创建森林城市,在现有的基础上,怎样更好地把林业、把森林的生态环境、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完善,将梧州打造成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形成生态宜居的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位,提高我们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为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态公共产品的需要。

 

@谢善高:#

 在全区十四个市里面,我们市是排名第一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梧州市民对绿色的爱护,对生态的一种追求,是对森林的经营和保护的成绩的最好体现。

@谢善高:#

 同时,梧州作为山城水都、百年商埠也有很好的条件,比如说我们梧州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据去年我们的统计,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73%左右。

 

@谢善高:#

 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一个载体,全民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国家的层面来讲,这是生态问题的需要,也是自治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和林业产业强区落实的一个措施。

@谢善高:#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来到梧州零距离直播间,和网友们谈“创森”,在这里首先感谢广大的市民对“创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

 网友们在骑楼论坛纷纷跟帖热议“创森”这个话题,他们都比较想了解现在梧州目前“创森”工作进展的情况和“创森”对市民有什么好处。

 

@主持人:#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梧州市委、市政府在2009年3月提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西江河畔绿明珠,生态宜居森林城”的理念,以增加城市森林植被,完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为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把梧州建设成为绿色产业发达的宜居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梧州零距离直播室,我是主持人陈素雅。今天,很高兴邀请到市林业局局长谢善高,将围绕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