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的到来。梧州事,零距离,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会做得更好。下次再会。@主持人#

如果石检深、朱少华的事例,他们的信念、执着,感动你了,那么请你为他投上神圣的一票。可以通过手机与网络进行投票:

1、 网络投票:你可以登陆广西新闻网(www.gxnews.com.cn)、时空网(www.gxsky.com)、平安广西网(www.pagx.cn),进入广西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页面,按提示选择候选人石检深、朱少华等不超过十人投票即可。

2、短信投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机用户,可以编辑候选人代码发送到指定号码投票。如:为石检深投票:移动用户请编辑短信A07发送到10628822883;电信用户编辑短信T07发送到106263692;联通用户请编辑短信AP07发送到1062110066。

为朱少华投票:移动用户请编辑短信A09发送到10628822883;电信用户请编辑短信T09发送106263692;联通用户请编辑短信AP09发送到1062110066。

每个手机号码每次只能为一名候选人投票。

投票截止日期是12月26日零时。

@主持人#    朱少华,从警以来,他共检验尸体400余具,活体检验2100余次,出具尸体检验报告100余份,活体检验报告900余份,所做的鉴定全部被法庭采纳,准确率达100%,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错检的事件。他先后获得嘉奖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04-2007年被评为全区公安刑侦工作先进个人,2007、2008年度被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2008年被推荐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候选人。@主持人#

石检深,从警16年来,管理服刑人员800多人,每年都有服刑人员因认罪服判,改造积极而经法院审理后批准减刑:2009年度,获批准减刑9人;2010年度,获批准减刑11人;2011年2月16日,石检深管理的留所服刑犯中,有6人经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给予减刑。

2010年至今,他所管理的监区没有发生一例须处以严厉批评以上的违纪行为;在押人员家属、市检察院监检科的投诉率均为零。经问卷调查,在押人员100%认为个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在押人员100%认为被关押安全;在押人员100%认为和其他在押人员关系融洽。

@主持人#   通过今天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两位候选人其实是各有不同的性格,或许是因为工作性质不同,一位是需要常常与有心结的犯人谈心的,擅长与人交流沟通;另一位则是常常与尸体、证物打交道的,通常都是戴着口罩默默无闻地专心工作,典型的爽快东北汉子。但他们在工作上可是一点也不马虎。@朱少华#    我的想法是从整个梧州从事刑事技术的人员中,我作为代表来参加这个广西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说明了我们公安上级领导对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的关爱,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好,反正我特别高兴,有那么多荣誉,我还是那句话,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我心中一直想要越来越好,因为毕竟对我们从事技术的警察来说,工作做好了,案子破好了,被法院认可了,那就是对干技术的警察最好的奖励。@石检深#    能够入选,我感到非常的高兴、非常的开心,在看守所工作了16年,梧州市看守所今年已经是连续21年获得“安全无事故”荣誉,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靠某一个人能够做到的,是靠全所民警的努力,所以今天我能够坐在这里,作为“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我感到非常开心,我能够代表我所在的团队去参加竞选这个荣誉,是对我们这个团体的一种肯定,所以我们也非常开心。@主持人#     广西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两位作为候选人,代表着梧州警察,有什么想法?@石检深#

    说实在话,接触在押人员的时间确实要比接触家人的时间多一些,特别是如果遇到有的在押人员因为一些原因,情绪比较低落的情况下,为稳定他们的情绪,改变他们的想法,经常会加班加点,跟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谈心。确实要放很多精力、很多心思下去。

    教育小孩跟教育在押人员我觉得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对小孩进行教育的时候,内心会有一份疼爱;与在押人员进行交流的时候,内心会有一些惋惜。和在押人员谈心的时候,我也会跟他们谈谈他们的家庭,也会跟他们说一下,自己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感受。如果有些罪人他本身也是父亲的话,也会跟他们进行交流,也通过这种方式,融入一些家庭理论、论理方面的,触动他们心灵。

@主持人#    网友“是否鲍鱼”问:狱警要掌管心理,管人的有铁窗,但是管心理要靠观察和耐心。想知道石警官对自己孩子有耐心还是对犯人比较有耐心,这个问题他很关注,因为大多数看守所警官基本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耗尽了他们的耐心。@石检深#     我们都没有因为工作而对家庭造成影响,我太太特别理解和支持我,毕竟时间也长了,她也了解这份职业了。@朱少华#    其实两人就结婚生子组成了一个家庭,我觉得这是互补的,工作做好了,家庭会更好,家庭里有老婆孩子支持了你的工作,工作又会做得更好。我老婆很支持我,我们都是医学方面职业的。@主持人#    很多人都说,嫁人不嫁警察,特别是像两位这样特殊的警种,要么是接触恐怖的犯案现场、要么是面对形形色色的罪犯。朱少华对妻子有一句口头禅:找警察做丈夫就要有心理准备,不能过一般夫妻那样的生活。请问两位是怎么看待工作与家庭的?@石检深#    安全这根弦是确实不能松,在工作当中也确实是看着没什么事情,觉得是挺安全的,但是也不能够过于乐观,平时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脑子里面经常就会闪起会不会有问题,会不会出现问题的念头。所以在工作当中就说,没问题也想办法去找问题,找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主持人#

就是说需要预警,每时每刻密切留意着这些在押人员的心理状况。

@石检深#    海恩法则就是说,每一个严重事故的发生,肯定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不是瞬间就发生的,这个严重事故在积累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一些苗头,有一些先兆,正是有一些客观、主观的一些矛盾,不断地冲击累积,最后造成严重事故的爆发,所以在管理过程当中,要防控好一件严重事故,在许多时候是有机可寻的,可以做到防控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这些事故苗头、善于处理这些事故苗头,他到最后就不会演变成严重事故。@主持人#

 这里有一个网友说,石警官有一段话他不能理解,想请你解读一下:海恩法则表明——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然要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堵住“致命的漏洞”。

@朱少华#     广东那边确实有联系过我,其实我在这边什么都稳定了,生活久了,也有感情了,不舍得啊,所以没去。

 

@朱少华#

     我从来没想过换职业。

@主持人#     朱法医有没有过换工作环境呢?好像之前有人想聘请你到广东去。@石检深#    我对监所管理这方面确实是特别感兴趣,我们现在目前接触的,好像我们单位正在大力提倡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监所的建设,其实这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在里面,也有许多可以有所作为的工作在里面,如果在这方面里能多进行一些探索,在探索当中能够有所作为的话,确实是工作上的一种成就,所以也挺希望能在这一行继续干下去,真真正正能够干出点成绩来。@主持人#     你们一个是从事法医八年,一个是从事狱警十六年,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工作?@主持人#    从最初的无奈甚至是有点排斥,到渐渐接受,再慢慢喜欢上这份工作,并且快乐地享受着这份工作,还梦想着能成为监狱管理这方面的专家,这就是石检深从事狱警的心路历程,真实又平淡。@石检深#

     这里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刚才所说的一样,在工作当中确实也得到了很多的乐趣。在和在押人员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转变了一些人的态度,避免悲剧的发生,有些监狱人员释放了,或者送上劳改农场的时候也会给我来信,从这些信件当中也会获取一些成就感,就这样逐渐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石检深#

    我刚开始当警察的时候,可以说对看守所是没有任何的认识,我读书时也不是这个专业。毕业后被公安局录取,安排到看守所工作,说句实在话,当时对看守所的工作性质、工作方法是一无所知,心里面确实没有底,也有一点排斥。

    后来在工作当中找到了很多乐趣,也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8年的时候,那时候单位安排我到北京去进行培训,有很多专家来给我们上课,包括咱们国家非常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李教授等,他们在课堂上讲监所管理,说得非常精彩,深入浅出,有理论、有实践,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能像这些教授一样,在监所管理方面也能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主持人#

    你们俩就是注定要在一起的。

     最近热播的一部港剧,里面的女主角是一位法医,她就是因为喜欢当医生同时又喜欢侦探才当上法医的。没想到,原来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像电视所演的那样,就像朱法医那样喜欢当警察又喜欢医生,对吧。

    不知道石警官是不是因为喜欢才从事狱警这一行的?

@朱少华#

     对,我老婆也是学医的,跟我是高中同学,她家里也是祖辈从医的,我们,算是缘份吧。

 

@主持人#

     听说您老婆也是学医的是吧?

 

@朱少华#

是的,我爷爷的爷爷也是一名法医的。我父亲、大伯和大哥都是医生。

@主持人#

 朱法医祖辈都是从医的吗,所以家里人才希望你读医?

@朱少华#

不想浪费自己在大学五年里所学的知识,想干自己喜欢的职业,我真的特别喜欢这一行,从刚毕业时候的不懂办案到熟悉,都是因为兴趣。

@主持人#     是什么使你背井离乡来南方工作呢?@朱少华#    父亲希望我的职业跟医学有关,我自己比较喜欢当警察,所以当法医可以说两全齐美吧。@主持人#     您父亲对你的期望是医生么?@朱少华#

    我高中毕业那年,心里打算要么当兵去,要么去考警察,后来父亲说报医学院校吧,我就报了法医,当时法医是冷专业,但是我特别喜欢。

    大学毕业后在山东市公安局实习,跟着办案子之类的,当时就觉得干这行挺有意思的。在学校的安排下,当地一所医院和我们签了约,我们那一届有很多同学就这样当了医生。

    我当时也往许多地方投了简历,在南宁参加法医的面试和考试后,我决定来这边工作,就跟原来签约的医院毁了约。

@主持人#

 我小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看过一部港剧,叫《刑事侦辑档案》,电视里面的警察特酷特有型,从那时起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作文都是写:我长大后要当一名警察。后来一个不小心近视了,愿望也泡汤了。现在,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有幸常常与各种公安基层干警接触,心中对警察除了崇拜,还多了一份敬佩。因为,我看到了更多他们艰苦心酸的一面,就像刚刚两位所谈到的,充满了无日无夜、危险与不可预知,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需要极大的毅力。两位又是为什么会走上警察这条道路的?

@石检深#

     这个必须要阻止他,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措施都要去阻止他,因为如果不及时阻止他的话,对个人、对单位都会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特别是对于自残的这个人,他自伤自残可能是一瞬间想不通了,一瞬间想那么做,但这个想法一旦过去之后,他自己也后怕的,会后悔的。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主持人#

看守所里会不会遇到在押人员自残的情况?

@石检深#

    没有想太多, 我们和艾滋病人也是零距离的接触,根据防疫站跟我们说的知识,防疫措施是比较到位的,不只是个人,医院也会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装备去做好预防。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出于一种情感、一种执著,就这样去做了,毕竟大家跟他接触多了,必然会产生感情的。

@主持人#     会不会怕?@石检深#    不仅是我,很多同志都扶过。@主持人#    是你扶吗?@石检深#

     有,去年5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在押人员他感染了艾滋病,我们把他送去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够是控制、减少病人的痛苦。

    我们在看押他的同时,既要确保他的安全,同时也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如果他病发,各方面的功能都衰退得利害,上厕所可能也要人扶,洗澡也得有人扶。

@主持人#     你有没有看管过有感染艾滋病的犯人?@石检深#    不难管。我们经常邀请市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对在押人员进行检测,并组织我们所有的干警学习防治艾滋病知识。@主持人#    你有没有接触过艾滋病的在押人员,会不会特别难管?@石检深#

     像刚才说到的李某,涉嫌故意杀人、入室抢劫杀人的这一类,一开始情绪变得很消极,对今后的生活不抱希望,经过和他交流、谈心之后让他变得积极起来并正视自己的犯罪行为,这类都是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每次和这些人接触,我都抱着实实在在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犯罪,所涉嫌的法律条文是哪一条,应该怎么怎么样,让他自己心中也有数,消除他疑虑的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能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他们能够对我产生信任、产生依赖,对我来说是非常欣慰的。

@主持人#

 石警官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难忘的事?

@朱少华#

    对于我们法医来说,处理交通事故的工作相对简单一点,提取物证、血迹,把尸体抬出来,看看身上还有没有其它伤痕。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是不需要解剖的,只需要验一下颅脑损伤,再看看有没有其它伤,用排除性,来确定是不是交通事故就行了。

@主持人#

     法医在交通事故中要做些什么呢?

 

 

@朱少华#

    当然不会,我祖辈都是学医,而且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很早就开始学习解剖,说实话我心里是不怕的。

    其实在那么多案子中,最恐怖的是交通事故,人的头本来是圆形的,被压成扁的了,脑浆都出来了,面目全非。

 

@主持人#     听起来很恐怖,你晚上回去,会不会做恶梦?@朱少华#

    说心里话,肯定是恐怖的,当时有个实习的小法医也不敢看,他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他不敢动,没办法,我就一个人连拖带抱地把尸体弄到路面,然后用山水冲洗干净,再检验尸体。

    当时的尸体没有头,我们估计应该会在附近,正好旁边有一片稻田,我们勘察到一些踩踏痕迹,于是从那一片找起,当时天气比较热,也没办法,鞋一拖,裤子往上一别就踩下去找。

    大概找了两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在稻田中间发现了尸体的头, 洗干净以后经过对接、验证,确定和尸体是吻合的。

@主持人#

     刚到案发现场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无头的尸体,对吧,当时你有没有觉得很恐怖。

@朱少华#    用东北话的话“必须的”,必须把这个东西找到。因为嫌疑人交代,他把这个东西扔下去,我们也鉴定过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因此我们相信一定能找得到。@主持人#    是什么促使你们坚持了这么多天的?@朱少华#    据嫌疑人交代,他是扔到山冲下面去的,山冲下面是一片原始森林。当时,每个人拿一把柴刀,从树上到地上一寸一寸地找,首先是摇动树枝,看有没有挂在树上,然后一直往下找,直到见土。第二天开始,每个人手上都有水泡,我记得我当时我手上都有六个水泡,老警察也有,年轻的也有。@主持人#

    一把刀找了三、四天的时间,是怎么找到的?

@朱少华#

    作为一个基层法医、一个警察,很有自豪感,破了案子很高兴,有成就感。

    在2006年9月6日这一件无头案,杀人分尸了。那个案子网友可以在网上简单看一下,一搜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发现了这个无头尸,我和技术人员分析这是第一案发现场,第一现场我们分析对了;我们确认了死者从事的工作,确实从事建筑工的,这是我们从尸体上发现的痕迹来分析的;找物证,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我们发现了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最先掉在水里,后来又被人收在山的草丛里,这部手机的信息反映出死者生前和谁联系过,是非常重要的证物;最后,我们在山里面找到了杀人工具(一把刀),当时我们拉了两车人共二十多个到现场,还有四、五十个村民一起在找,到第四天终于找到了。

这单案子,是我来南方工作这么多年最有成就感的。

@主持人#    两位都是有着很长警龄的基层民警,常常接触基层第一线,想必背后肯定有很多经典的故事,能否跟网友分享一下,你们最难忘的一些案例?@石检深#    这个荣誉给得很高,非常感谢他们的认同。同时,这也是我工作上的一个目标,希望确实能够做到在工作当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犯罪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个人会觉得非常开心。@主持人#    你怎么看“灵魂拯救者”这个称呼?@主持人#

    通常一个人在绝望无助的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关心、一个微小的关怀之举,都会重新燃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或许施善者不知,但他们却会一辈子铭记于心。就像李某信中所写的:“你对我的好我永远记在心上。”

    在看守所中,都是一些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人,石警官就是这样通过细致的关怀,重新燃起他们对人生的希望。“暖人心者,莫先乎情。”石检深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别人都说他是当之无愧的灵魂拯救者。

@石检深#    通过这样说,稳定了他的情绪。我也问他想吃些什么,他有时候说想吃瘦肉粥,我就给他煲一点送过去,让他补充营养。通过像朋友一样和他谈心,谈他以前的生活、日后的想法、目前这种状况,让他努力争取,看到希望。跟他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也逐渐对我产生了信任和依赖,最后他判了死缓,进劳改农场后,就给我写了这样一封信。@石检深#    在精神方面,我也对他做了很多鼓励。我跟他说,营养不到位,不吃点东西下去,就算以后你有机会,身体却垮了,你也不可能争取了。现在虽然涉嫌故意杀人,判死刑的可能性确实挺高,但按照国家法律通过检举立功,还是可以有一线生机的。@石检深#    后来他拉了些大便,用瓢装好,我拿去给医生鉴别,后来医生说可能是心情原因导致内分泌失调,肠道功能有些混乱,然后开了些中药,我们在看守为他煲药给他吃,他身体好了很多。@石检深#    这个李某是涉嫌入室抢劫、杀人被抓的。刚进看守所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犯的案子特别重,对今后的生活不抱任何希望,情绪特别低落,而且特别消极,认为自己基本会判死刑了,所以一点精神都没有。由于情绪的原因,也影响了他身体上出现的一些情况。我在管理过程当中比较关心他,他有段时间不舒服,说大便比较硬,难拉。然后我就跟他说:你排便的时候用一个勺子把便盛出来让我给医生看一看,看是不是肠道出了问题,让他给你开一些药或者中药调理一下。@主持人#

我这里拿到一封信是写给石警官的,这个寄信的人叫李某,信中是这样写的:“石警官,在看守所我得到你的精心照顾,使我在困难中走出困境,你对我的关照我感激不尽,在此向你说上万声谢谢!你对我的好我永远记在心上。”我想请问石警官,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朱少华#    现在我国的法医技术相当高了,从整个法医队伍来说,人越来越多了。我上学的时候,考这个专业都比较少,我来广西已经有8年了,如今广西的法医将近400多人,也要感谢那些影视剧吧,推动了这一行,好多人好奇,学医转业,可以学临床了,可以调到法医系学法医了,这个其实对整个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主持人#    有一个叫“海陆空”的网友,他对我国的法医发展现状有一定兴趣,他问朱法医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你对我国的法医发展有什么看法?@朱少华#    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不光是法医,还有物证等各方面。整个破案过程中,法医现在也叫法医官,是为侦查提供方向,为最后的破案提供证据,电视上所说的有些是艺术化的。@主持人#    有个叫“千分之一秒”的网友问,法医官在整个刑事案件侦破当中,处于一个什么地位,真的有像电视上那样为最后的结论一锤定音吗?@朱少华#    他们的提取手法是香港当时的环境下的方法,也是艺术化处理了的,但里面一些基本固定的方法和我们大致相同。@主持人#     比如说有血的话,你是怎么鉴定的呢?是不是像电视剧《法证先锋》那样?@朱少华#    或者像强奸案,必须先确定还有人的精液,才能做进一步的DNA实验,不存在人的精液,就不可能有下一步的DNA检验了。@朱少华#    基层法医主要做一些简单的物证实验。举个例,能确定这是一滴血,首先要确定它是人血,这个需要我们基层法医做了,然后再验证这血是哪个人的。@主持人#    法医和法证都是一起做的吗?@朱少华#    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第一个固定现场的痕迹等现象,接着,法医就看尸体,一步步来来推导,有没有存在被害的可能性,一步一步排除性地开展工作。是否他杀,有没有他杀的可能,就是从常规反过来推。@主持人#     你们平时见到尸体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朱少华#    大家在认识上可能有个误区,以为法医只是和尸体打交道,这是错误的。其实,法医里有分工,有人在实验室做DNA分析,我们这种基层法医大部分是验伤为主,只要有人报110,我们就得去。@主持人#     你们平常是否经常接触尸体?@朱少华#    在我们勘查现场中,不光是进行法医鉴定,还要对环境、物证方面进行检查。我们曾经为了找一把刀(当时的作案工具),在现场翻查了将近四、五天。对于重要的物证,不仅要翻垃圾堆,还要把被破坏的拼回来。@主持人#     关于现场取证,你们会不会如电视剧演的那样把什么垃圾都找一遍?@朱少华#

 其实也不存在什么侦破手段,我们的工作就是解释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致伤、致死,包括跟家属讲解明白。

@主持人#

  网友“奥巴马”问,能否透露一些侦破手段?

@朱少华#    我是在基层工作的,经常要到市区送检,至于电视上说的那些先进的鉴定机器,只能说不断得到更新。梧州现在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法医的鉴定机器已有所提高。@主持人#    有个叫“刘好好好”的网友,想知道梧州的法医技术有没有像电视那样先进的鉴定机器?@石检深#     对。@主持人#    其实不仅仅是提供乳鸽,只要是在押人员身体有需要,就有可能会对他们进行这种人文关怀。@石检深#    针对个别在押人员身体方面有需求,我们还会给他增加营养。针对一些在押人员贫血的情况,做一些营养品让他们补充。以前有些人员确实因身体不舒服,我们会煮一些瘦肉粥、黄鳝粥。@石检深#    监狱伙食方面,国家有非常明确的标准,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定量供给,保证在押人员每一餐都是吃得营养、卫生。@主持人#    都是吃些什么来改善他们的营养?@石检深#    看守所一直提倡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非常注重在押人员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在押人员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会马上叫医生来看。这是一个治疗的措施,同时看守所里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在饮食上进行适当调节和改善,以补充在押人员的营养,增强他们的体质。@主持人#    网友“皇马褂”说,以前有个亲戚去看守所拘留竟然可以吃到乳鸽,不知道是否有这种情况?@石检深#    他们的生活也是非常有规律的,不能用坐牢这两个字来形容。他们在里面一样有学习,我们会组织一些健康的、活泼向上的娱乐活动,只要能够融进这个生活群体,应该说生活上面有一定质量。@石检深#     没有。因为在看守所里面的生活,也是非常正常的。@主持人#    其实,你的整个心思就在怎么让在押人员改正,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被关起来的感觉吧。@石检深#

 不说是成就感,应该说是非常高兴,如果真的让在押人员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和一些陋习,通过我和他们交流谈心之后,能够有所认识并且改变的话,我会觉得非常非常的高兴。

@主持人#

 会不会很有成就感,比如说说服了一个犯人。

@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梧州零距离直播室,我是今天的主持人覃燕霞。

主持人

    目前,广西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将从全区各地候选的30位优秀人民警察中,综合评出10名“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10名特别奖和10名提名奖。其中,梧州市有两位基层民警入选评选活动,一位是梧州市看守所拯救缺失灵魂的狱警——07号候选人石检深,一位是岑溪市公安局让尸体说话的法医——09号候选人朱少华。

主持人

两位候选人的传奇故事一经网络发布,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网友对狱警和法医的工作故事深感兴趣,纷纷留言提问,想了解他们的神秘世界。

很荣幸,今天邀请到石检深与朱少华做客“零距离直播室”,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与大家分享狱警、法医的故事。

首先请两位警官跟网友打个招呼吧。

主持人

    许多网友都是看着香港电视剧长大的,特别是警匪片,当中也有不少讲警察、监狱、法医、法证的题材,大家都非常好奇现实生活中的狱警、法医又是怎么样的,能否请两位介绍一下日常都从事些什么工作?

石检深

我在看守所工作了16年,主要负责在押人员的管理工作。平时上班每天我都会首先检查一下台账,并向值班同志了解所管理的监舍在晚上有没有异常情况,然后就组织在押人员进行身体锻炼和集体教育,并对昨天的生活情况进行点评,根据部分在押人员身体、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单独找他们谈心、了解和交流。平时的工作,就跟我们现在“梧州零距离网”的名称一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与在狱人员零距离接触。

朱少华

    我是基层法医,来南方工作八年了。我每天的常规工作就是到医院帮伤者验伤,检查他们的伤势是否够得上刑案,此外还要到办公室、实验室,做简单的物证鉴定。

朱少华

    还有就是跑跑现场,下乡去验伤,到外面验尸等。在办公室做鉴定的时候,基本都是晚上。

主持人

    就是说,白天晚上都得工作了。听说岑溪法医非常少,是不是大部分都靠你一个人解决?你同时处理的案件最多有多少个?

朱少华

最多的时候从早上一直跑到晚上,我试过一天跑了四个现场。

在所有现场,我做得最多的就是验尸。每一个都给家属解释清楚,是无名尸的,我们还要排除他杀的可能。每一个案子都是这么做的。

主持人

    有网友问石警官,监狱里的真实请况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电视上所演的那样有欺负弱小的情况?

石检深

    电视剧我也看过很多,像《监狱风云》等影片,我个人认为这是剧情的需要安排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正如我刚才说的,我们实行的是直接面对面的管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管教民警与在押人员零距离接触。欺负弱小的这种情况是基本没有的。

    我们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和在押人员打交道,他们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情绪,他们的行动,我们都掌握得比较清楚。在押人员之间如果发生了矛盾,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进行疏理。我们不允许在押人员互相斗殴,我们提倡的是在押人员要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生活秩序。

主持人

    请问监狱里的生活设施完善吗?是否如外界所讲的那样简陋呢?

石检深

 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梧州市看守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得到完善。可以说,在押人员的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健康场所,对在押人员生活环境设施这一方面,我们是非常重视的。

石检深

    例如,我们把在押人员的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有家的氛围,比如说在墙壁上画有一些壁画,悬挂一些温馨的宣传画,让他即使生活在监舍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感觉。

主持人

 有网友对看守所在押人员生活作息比较感兴趣,想请问他们在里面是怎样生活的?

石检深

    在押人员在监舍里的生活很有规律,就跟部队一样,什么时候睡觉、起床、组织学习、讨论问题等,在时间表上都有比较严格的安排。

主持人

    网友“永不妥协”说,做狱警就是陪罪犯一起坐牢,不知道石警官如何看待这句话?

石检深

    我个人认为不能用“坐牢”两个字来形容。这是一份工作,把它干好了,也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们国家《刑法》里也有规定“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做法,看守所承担着打击犯罪,也承担着教育犯罪人员转变的这一个责任。

    我认为,每一个在押人员都是家庭的一分子,他个人的所有情况都与他的家人、他身边的亲人息息相关,如果他因为个人的一些想法,或者个人的一些不正当的需求,参与了犯罪行动,能够通过我自己平时的一些工作,让他有所认识、有所改变,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一点是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对工作不断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个人认为在看守所工作,不能单纯的看待是陪犯人坐牢,而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