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消暑自古有之。旧时的人或借“大暑赏荷”“流杯曲沼”来“调息净心”“使态勿怒”,图个清静养性,或“逃暑于孤林之下”,抑或“雪槛冰盘”“浮瓜沉李”以期去溽消暑。而今,冰箱空调已是寻常家家物,欲避炎溽激躁,走市井茶肆、寻佳茗好茶便成了我们不约而同的闲暇奔赴。
骅兄儒雅风趣,好茶喜淘,曾嗜藏酒而驻足酒坊、寻觅酒市,久而久之便悟得交易心法,故近年淘茶他亦总是得心应手,常获意外之喜。淘茶如淘宝,个中乐趣非践行而不可得。今夏一个周末,我与昕兄、智兄随骅兄来到一间新开张不久的茶空间。昕兄、智兄风流倜傥,都是文坛新锐,亦喜品茶而论茶道或文道。
茶店“金泡手”带我们上二楼参观了大大小小的茶间,有适合两人到二十人的,还可接待小型会议,定制私房菜。参观过后,再来到一楼大厅品茶。坐在三米多长的茶桌前,骅兄如演讲者立于麦克风前,似舞者听到音乐响起,很自然地进入状态。先是敲山震虎,让“金泡手”知道来者不凡;再反客为主,让“金泡手”知道“我亦懂茶人”;接着便是“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把店长“俘虏”过来,然后是声东击西、顺手牵羊……把孙子兵法用于淘宝,对于骅兄真是小菜一碟,如鸟过沧海不留影痕。我想,如在战场,骅兄一定会是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一次淘茶犹如一场大师讲坛,更似精舍论道,没有商场舌战的交锋,只有会心惬意的妙趣横生。
“金泡手”身材高挑,一袭合身丹红的职业装束,淡妆丽影,莞尔一笑自如娴静,恰如岁月养就的六堡茶,不艳不浮,陈醇甘厚,在舌张津,落齿回甘,和胃润肠,温贯腰背。她娴熟地列盏煮水、示宝与我们同赏,然后温壶投紫、轻摇醒蒙,再涤嚣虑尘、出汤流盏,最后便是冲黑出金、分甘奉客,一招一式皆一丝不苟。第一泡泡的是镇店之宝,道道赏来,犹觉年如弱冠之男不深不浅,色似未成瓜果不浓不淡,味若对门邻居不厚不薄。第二泡泡的是骅兄选的一款年份茶,闻香观色品味,有年届天命之温厚,宛如三十年洞藏老酒之陈醇,犹似万年琥珀之莹澈,恍若香中奇楠之明酽。
淘茶少不了论道谈趣。昕兄看到一个礼茶盒有一本《六堡茶大观》,便打趣店主,说可否买书还茶或买茶还书。知道昕兄也有六堡茶文集,店主和“金泡手”都羡慕地说,届时愿求得一签字本。
“金泡手”名瑜,昕兄想到的是蓝田美玉,讲到的是赤壁周瑜,纵横捭阖而又信手拈来。也许是听得出神,“金泡手”突然汤洒器响,连说对不起。智兄才思敏捷,对此情此景,脱口而出:好一个“欲得山蒙顾,时时误洒汤!”把唐朝李端的五言绝句《听筝》中的诗句稍作改动,便化解了眼前的尴尬。语毕,彼此会心一笑。从“金泡手”对我们的言笑举止的自如相应,看得出她享受这一切。昕兄对智兄戏言应是“半缘乐道半缘君”。
品过三两款好茶,目标锁定了骅兄所选的年份茶。经过前面的一番行云流水的叙事和交谈,店长已认定我们是老板的熟人和懂茶的人,直接就开出了最低价。店长还说:“这款年份茶只生产一批,店上货也不多,价格有点高,我按进货价给你们。”好!店长爽快我们也爽快!我们就拿六份。偏偏不知店长是什么意思,明明拿着计算器在计算,报出的总价却比我们心算的少了一百元。我们特意提醒:少了吗?她说不少。后来我们还是足额付款。对此,我突然想起“掷果潘安”的故事,便说这是“让价骅兄”吗?骅兄却说是让价智兄,智兄又说是让价昕兄,就没有人说让价于我。
仰天但笑出门去,我辈岂是无趣人。淘春尖夏叶,品明前社后,饮三杯两盏,观汤色之深浅,品人生之淡浓,感三言两语会心的雅趣,真个是浅凉萌腑,溽暑俱散。最是淘到了一款可心好茶,那份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欣喜,自是数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