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7月10日

造血干细胞捐献,传递生命希望的善举

彭韵杨

对于那些遭受血液疾病折磨的患者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他们治愈的希望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神秘面纱,探讨这一传递生命希望的善举。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能够进一步分化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让人体的血液系统保持健康运转,通俗地讲,造血干细胞可以理解为血液系统的“祖先细胞”。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有些人由于健康问题或其他因素,造血干细胞无法正常运作,这时他们需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来维持生命。造血干细胞如同生命的种子,通过移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血液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在内的多种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地推广应用。

在我国,每年有数万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以白血病为例,患者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年龄在15岁以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白血病已经成为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适合捐赠的、健康的公民可以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来帮助那些原本已经失去或受损的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患者,使患者能够重新建立这些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什么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先决条件是找到HLA(人体白细胞抗原)配型吻合的供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配型成功的概率更高,因为家族成员通常会有相似的遗传特征,例如父母和子女之间的HLA配型相合的概率较高。但即使是在亲属里,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完全匹配的供者,因为遗传多样性会干扰这个过程,这时就需要从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去寻找合适供者。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不幸患上造血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他们可能很难在家人中找到合适的供者。这时候,非血缘关系的移植就成为患者维系生命的希望。

我国鼓励造血干细胞捐献,申请登记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若某日有幸与某患者配型成功,也不需要捐献者支付任何费用。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式

在日常中医务人员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到底是抽骨髓还是抽血液?”实际上,造血干细胞来源于三个渠道: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在过去,主要是通过直接从骨髓中抽取干细胞,这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捐献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并且可能会有一些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已成为主流方法,采血过程与无偿献血机采血小板基本相同:通过动员剂促使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来采集,经血液分离机分离出所需的干细胞成分,其余血液成分则会被回输到捐献者的体内。这种方法不仅安全,捐献者也能很快恢复。

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生理上无损健康、实践上证明安全、造血干细胞采集量较少、动员剂科学可靠,全球迄今为止上千万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案例已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

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及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只采集混悬液每人每次约200毫升。适龄、健康的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会促使骨髓释放储备的血细胞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捐献造血干细胞后1至2周左右,血液中各种成分就会恢复到捐献前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负责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HLA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及移植相关服务等。中华骨髓库已在各省、区建立省级管理中心,凡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经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当地献血点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柳州市工人医院 彭韵杨)

--> 2024-07-10 彭韵杨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8295.html 1 造血干细胞捐献,传递生命希望的善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