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梧州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梧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向节日仍坚守岗位的同志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梧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非常力度拼经济、抓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奋力推动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取得崭新突破,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年度成绩单。
这一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们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落实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量质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分别高于全国、全区2.2个、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区第2,“十四五”前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总量达1622亿元,总量排名从全区第9上升到全区第8,提前一年实现“提档进位”的发展目标。
这一年,“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稳步向前。我们坚持产业优先发展,推动五大支柱产业聚链成群,产值达到159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8%。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1855亿元和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12.6%,均排名全区第3。经过四年的努力,完成了“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目标的85%。
这一年,打造亿吨梧州港提前实现。我们挖掘用好西江黄金水道资源,推动梧州港总体规划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在产业强劲拉动下,梧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1.09亿吨,增长了36.1%,是2020年4700万吨的2.3倍,提前一年实现打造亿吨西江门户枢纽港目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2.24亿吨,连续刷新国内天然河流船闸过货量纪录。
这一年,六堡茶产业逆势上扬。我们坚持以全产业链思维发展六堡茶产业,全市茶园面积突破40万亩,年产六堡茶近4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50亿元,呈现出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发展态势,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力、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分别位列全国第4、第13名。
这一年,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出圈出彩”。我们高质量承办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推动十大文旅项目基本建成投入运营,岭南文化园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县(市)被认定为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六堡小镇成型起势,骑楼城重现百年风华,白鹤楼焕发时代光彩,立体化呈现梧州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
这一年,改革攻坚成色凸显。我们全面完成了市县机构改革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性障碍,进一步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园区改革全区领先,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完成率排全区第1位,梧州成为全区首个实现奖补类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的城市,市本级1729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100%达到全区最优水平,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长缩减70%,市民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这一年,民生事业可感可及。我们聚焦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统筹实施81个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项目,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2万个,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1个,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41套、危旧房500套,提升改造城市道路13条,24个老年助餐点投入运营,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实现全覆盖,药品耗材集采减轻群众就医负担6亿元,梧州科技馆盛大开馆,梧州南站焕然一新,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
回顾过去一年,梧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突破、每一项成绩,都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一起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项目现场到基层一线,无数的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在奋力拼搏、辛勤耕耘,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在此,谨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梦虽遥,追则能成;路虽远,行则必达。2025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力扩围提振消费,加快建设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实现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奋斗目标,坚决打赢“十四五”收官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梧州篇章。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祝愿梧州明天更加美好!
祝愿全市人民幸福安康!
中共梧州市委员会
梧州市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