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2月07日

石庙记

钟文主

云开山脉,万壑纵横,抑扬顿挫数百里,跌宕至岑溪水汶西南,以一座突兀的庙,仿佛一个小高音,给人以惊喜。

庙为石庙,茫茫大山褶皱里蛰伏,因山上有石,石下有洞,洞中有庙而得名。老远仰望,几方石峰错落起伏,敦厚沉稳,如蹲如卧,浮于半空,与白云相依,与林木相拥,高古旷远,缥缥缈缈,便疑为仙境。

山路蛇行,迂回盘旋,正疑无路可循,三座巨大花岗岩石峰,分列把持,嵯峨凌厉,扑面而来。石壁一律枯灰黑,满面竖纹,似一帘帘飞瀑,又似自下而上飘着袅袅青烟,扶摇直上,仪式感十足,千百年风侵雨蚀之故。巨石之首,杂树丛生,野草招摇,状如四边铲锅盖头,周遭却一溜干净,铜墙铁壁,生动可爱。花岗岩上没泥没土,坚硬如铁,但仍有生命极为旺盛地疯长,足可丰富人之想象。

其中屹立最前一石峰,其状威武峻拔尤甚,石头的三分之一,凌空无支撑,好像随时要滚下来,撼人心魄,让人顿生敬畏。但见危岩之下,一座庙宇,青黛墙瓦,朱漆门柱,檐牙高耸,与巨岩紧紧依偎,内里石与地面形成“虎口”,即石庙也,以洞为庙,名盘古。盘古洞内巨岩覆盖,洞内厅堂阔绰如教室,门洞敞亮,可观雾霭晴岚,可赏清风明月,藏风聚气,还真是个好地方。

庙左侧,流水哗哗作响。沿石阶走二三十步,朦胧之中,见一水潭,水深两尺,散发寒意。溯溪而上,有溪流自石缝中奔涌而出。

石峰石庙蹲坐青山环抱正中位置,前呼后拥,左右包抄,无尘世纷扰,松风入怀,有世外桃源感觉。庙之前方,明堂开阔,群山层层叠叠涌向天际,山脚小溪由左向右环绕,与不远处的黄华河握手拥抱,如玉带似碧练。河岸光影浮薄,翠竹婆娑,农人荷锄,历历可辨。庙前露台咫尺,一尊巨石,貌似龟,重数吨,黝黑刚劲,昂首前行,似刚凫出水面,匍匐靠岸,作艰难攀爬状,栩栩如生。

庙左山岭连绵,犬牙参差,半腰卧了一片白云,松树蓊郁静默,如屏风护卫,山上多处奇峰突起,怪石嶙峋,似面目诡谲的神兽,似仰望天空沉思的哲人,似满面笑意垂钓的渔翁,似百鸟归巢、乌龟孵蛋、鳄鱼觅食、鸳鸯石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于是便有诗云:石庙生成峰对峰,奇景相对各不同。

如此大小不等,奇形怪状岩石,千万年间,从何而来?又为何偏偏长在这?没人能答。据传石头为女娲补天所弃,传说虽美丽,但我更愿相信此乃上苍之眷顾,莽莽苍苍云开山脉多为土山,寡淡单调,乏味如蜡,总得来点咸辣惊喜,方符合上苍造物普世法则,于是乎老天爷某日心血来潮,信手捏来那么一两处裸露而又奇特的峰岩,成为得意杰作,便不足为奇也。其实,按当下说法是和谐,上苍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帖,让世间万物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罢了。庙右侧,紧靠上方一巨峰,据称名为郎伞石,其状威风凛凛。

大凡风景,皆望有文人墨客造访,留下一痕半迹,生出些故事,积淀些底蕴,风景便成了不一样的风景。

石庙如是,是以记之。

(钟文主)

--> 2025-02-07 钟文主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3166.html 1 石庙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