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5月19日

各司其职推动减负到位

黄洁梅

近年来,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下,基层干部负担有所减轻,但部分地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回潮趋势。推动基层减负落到实处,重点在于理清部门权责边界,让干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切实为基层减负,必须让权责归位。当前,在一些地区,本该由市县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却以“属地管理”的名义层层下压给了乡镇和村(社区),让基层代为落实。没有专业人员、没有专业设备、未经专业培训,基层面对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基层干部只能硬着头皮干,最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真心实意关爱基层、为基层减负,首先要让各司其职成为共识。具体而言,要细化各部门责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涉基层事务准入制度,健全基层职责清单和事务清单,将权责可视化、清晰化,通过清单管理倒逼职能部门履职,真正把减负减到实处、落到刀刃上。

基层减负在事也在人,如何让干部归位,是基层减负的另一关键。一方面,要认识到让不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无异于“让鱼上树,让鸟下水”,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贻误工作进展,还会让干部越干越累。要聚焦科学化精准化,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干部到基层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去,推动基层干部在合适的岗位上大展其能、大放异彩。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对基层干部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求全责备,真心实意为基层干部解决好生活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干部愿作为、敢作为、善作为在基层蔚然成风。

减负不是减责任,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平”、不作为了,相反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基层减负,减掉的是繁文缛节、文山会海,增添的是责任担当、活力激情。基层干部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将工作重心回归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走街串巷、走村入户中去,多听一些人民群众的真心话,多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实事好事,以实干担当擦亮基层减负成色,让基层减负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2025-05-19 黄洁梅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8192.html 1 各司其职推动减负到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