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7月11日

住宅新国标实施两个月

“好房子”仍稀缺

何璐诗

打造不同功能梯度、价格梯度的“好房子”产品,将是同质化竞争的破局关键。 图片来源:中经网

国家强制性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正全面推动。专家指出,除了层高,规范标准还涉及多个维度,目前“好房子”仍较稀缺。同时,部分消费者对“品质溢价”有所担忧。有业内人士指出,“好房子”不等同于建“大房子”“贵房子”,其核心在于精准回应居民居住需求,打造不同功能梯度、价格梯度的“好房子”产品,将是楼市同质化竞争破局的关键。

多数在售楼盘于新政前报建

自《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发布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质量升级: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列明多项技术细则,在层高、噪声、电梯等多方面有新的要求,其中包括住宅层高由现行版本规定的“宜为2.8米”提升至“不低于3米”;楼板隔声性能指标由“不大于75分贝”提升为“不大于65分贝”;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为高层Ⅱ类的18层至26层,最高容积率为3.1,最大高度为80米。

随着新规范落地,增加层高、降低噪声、智能配置、适老化等成为各地“好房子”的调整方向。而多地今年推出的新房,多数层高达到3米,不少项目更在3米以上。不过,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称:“目前市面上完全符合‘好房子’国标要求的产品并不多,大部分是新政前报建。”他进一步解释,不少楼盘个别指标达到标准,“作为一项新的国家标准,落实《住宅项目规范》需要一定时间。”

“好房子”不等于“大房子”

新规出台,不少购房者一方面对“好房子”充满憧憬,另一方面担心其优质化趋势会带来价格压力。

事实上,上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项目规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标准定额司司长姚天玮便明确,建“好房子”不等同于建“大房子”“贵房子”。“建‘好房子’是要通过好的设计、好的施工、好的材料、好的服务等,解决居住中的痛点问题,全面提升住房品质。不同地区、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应当有不同的‘好房子’。”他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住宅项目规范》设定了国家层面的最低标准,包括建筑安全、节能绿色、功能空间配置等,而“好房子”是在这些底线之上,进一步提升居住体验的差异化产品。在李宇嘉看来,“好房子”是多样的、普惠的,“贵房子”只是“好房子”的系列之一,企业应生产不同功能梯度、价格梯度的“好房子”产品。

专家认为,地方对“好房子”需要有细化标准,不同面积段、总价段的“好房子”,呈现的方向可能不同,一些软性的标准,如配套设施、以人为本的设计等,最好有一些项目案例,让老百姓更好地理解“好房子”的标准,更容易去挑选“好房子”。

“好房子”是兑现能力的较量

除了硬件设施要达标,“好房子”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兑现承诺的能力。无论是前期的设计理念,还是后期的物业服务、社区运营,真正的“好房子”需要长期稳定的品质保障。

李宇嘉强调:“‘好房子’要实现从建设到交付、从家装到设施、从销售承诺到最终使用的始终如一。如果配套中途缩水、变更设计,就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为此,他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批后建设过程的监管,确保开发商严格按照规划施工,杜绝随意变更设计、降低标准的行为。同时,还应关注配套设施是否具备可持续维护的能力,避免因后期管理不善导致物业费上涨、居住体验下降等问题。

黄韬则指出,政府推动“好房子”建设,本质上是在提振市场信心。“它传递出一个信号:现在置业是有保障的,有明确质量底线支撑。”他表示,“好房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规范等物理指标上,更在于其软性优势,如区位环境、生活配套、景观资源等方面。

不过,目前购房者对“好房子”的认知仍较为模糊。黄韬指出,多数买家会关心项目是否符合新规,但对《住宅项目规范》中的具体技术标准了解有限。“一些楼盘只突出自身优势,而回避短板,这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他表示,随着更多符合“好房子”标准的项目落地,市场教育也将逐步推进,购房者对“好房子”的理解将更加清晰,选择也将更加理性。

(据中经网 作者:何璐诗)

--> 2025-07-11 何璐诗 住宅新国标实施两个月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100811.html 1 “好房子”仍稀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