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董宏伟)眼下,各县(市、区)插秧较早或水位较低的早稻相继开镰收割。农业部门表示,7月10日至15日是我市早稻收割高峰,今年早稻产量预计与去年基本持平。
目前,夏郢镇约3万亩水田已收割过半,龙圩区下小河两边、苍梧县石桥镇等地的早稻也已开镰收割,农机服务队到各地揽活、农民运谷晒谷……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今年产量与去年差不多。”藤县照明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锡科说。他表示,由于水利设施较为完善,春夏季旱涝天气对合作社生产影响不大。4至6月,我市出现先旱后涝的气象灾害,导致各乡镇水稻产量高低不均。
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极端天气对春季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各地抗旱救灾、水稻中后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时到位,特别是在水稻扬花、抽穗、灌浆期间,田间用水充足,对恢复和促进水稻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应对自然灾害,4至6月,农业、水利等部门在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加强会商研究,下拨1030万元抗旱救灾专项资金,派出数万名技术服务员到一线指导抗旱保苗;植保部门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加强稻飞虱等“两迁”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稳定了早稻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