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正文
         高级搜索
在泗洲村,陈火新与妻子李月莲于平凡的村医岗位上,用细心尽责的工作态度赢得村民的肯定
村医夫妇,近半个世纪的坚守

http://www.wzljl.cn    2015-08-30 10:16    作者:见习记者 蒙敏莹    来源:西江都市报

李月莲帮病人把脉。

西江都市报见习记者 蒙敏莹 文/摄

在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泗洲村,作为一对村医夫妻,陈火新与妻子李月莲陪伴着这条村子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抢救故事,却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陈火新和李月莲的诊所内,几张提供给病人坐的旧长凳,几张整齐摆放着药品的旧桌子,就是会诊室的所有摆设。简单的摆设如夫妻二人日常的作风,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服务了村民近五十载。

信任,是坚守的决心

1966年,陈火新和李月莲成为了泗洲村的村医,但他们也不曾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半个世纪。

以前,泗洲村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们的小病大痛,甚至是产妇需要接生,都会找村医帮忙。当时,李月莲是村里唯一一位女村医,负责起村里大部分的接生工作。有许多个除夕团年夜,李月莲都因要帮人接生而没有吃上团圆饭。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卫生条件逐步完善,村里的妇女才到医院进行生产。

除日常的坐诊外,李月莲还负责对幼儿的访视工作。在孩子满一周岁后,李月莲就会定期去到孩子家中访视,为孩子进行健康检查,指导家长做好对孩子的喂养及护理。也因为这样,许多孩子长大了,还坚持找李月莲看病。“孩子生病一直都是找李医生帮忙,她比较知根知底,我们也比较放心。”村民陈启悦如是说。

今年,李月莲已经67岁了,住在城里的孙子也要自己帮忙照看,甚少有时间到诊所内坐诊。“考虑过退休的问题,但没有人接手,也不放心放下工作离开。”李月莲说,现在,只要村里有新生儿出生,或是村民需要找自己看病,自己都会从城里赶回泗洲村。

责任,是动力的源泉

对于妻子退休的想法,陈火新却不是很认同,“我还不想退休,想继续坚持下去。”眼下,70多岁的陈火新是村里年纪最大的村医,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在诊所坐诊,即使是大年初一也不例外。除此之外,陈火新还会到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出诊,背着药箱,一遍一遍地走过路线早已烂熟于心的村道。

“无论什么时候去找他,他都会立刻给我们看病,哪怕是半夜三更。”村民覃小莲说。“急诊”的工作对于陈火新而言已是习以为常,而他却认为这是一名医生需要肩负起的责任,不算什么。尽管已经年过七旬,村里也有一些较为年轻的村医,但陈火新依然不想放下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事业。

考虑到父母两人年纪大了,陈火新的儿子曾多次劝说两老从村医的岗位上退下来,到城里安享晚年。不过,每一次提及此事,陈火新总是推却。“这不是什么重活,村民找我看病,是对我的信任,我就得坚持。”陈火新说,作为村医虽然治不了什么大病,却能尽自己所能消除村民的小病小痛,这就是自己的动力所在。

编辑:梁丹朝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wzkb106580009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我市引进“臭气提纯”技术 将垃圾臭气变废为宝
·大塘市场流动摊贩进驻临时安置区从此“有王管”
·军迷网购仿真枪被抓 制售或持有仿真枪均属违法
·市民可于9月2日免费参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
·街道添绿化公园塑景观 我市绿化提升加快推进中
·我市为逾60万农房投保 农房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校外托管乱象多发 业内人士呼吁出台管理办法
图片新闻
西江四桥北岸两个桥墩完成浇筑基本成形
梧州产品亮相广博会
绿色生活乐在骑中骑行活动
梧州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图片开展
藤县太平镇欢度乞巧节
关爱社区儿童
上门走访应征青年
喷药保苗
抗战老兵为边检站官兵高中新生讲述抗战经历
精神病人持械闹事 民警果断制服并将其送院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