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正文
         高级搜索
狮寨山水写意

http://www.wzljl.cn    2015-09-16 11:41    作者:黄国昌    来源:梧州日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唐朝诗人笔下描绘的情景,狮寨的山水就是这样的仙境,诗人来过?抑或梦见过?不得而知,而我,却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生活过。

沿云中蜿蜒的径,携一袖清风进山。昼可见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夜可感新月如洗,山色空濛。泠泠作响的溪水绕石婉约,犹如一曲琵琶前奏,清洗着前世未了的尘缘。山和水便是这里生生不息的灵魂。

在这空山幽谷,辟半亩薄地,草色为帘,结芦为舍,温一壶黄滕素酒,朝夕相对,以一柱峰,一块石,一棵松的姿态,漠然地遗世独立。那一定是陶渊明向往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石无语,却有声在耳畔回荡;松无言,犹有语在脑海萦绕;峰欲静,似有云在心头翻滚,仿佛沉淀下的唯有生生世世的纠缠。

在这山色朝晴翠红染衣的氛围里,挥挥长袖,顿觉无数诗章簌簌跌落,与清新的山气、花香融溶,描泼出一抹浅红,一晕淡绿……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朝诗人的描绘不是神话,也不是诗人的天马行空。这里的村村寨寨,仿佛就是诗人的臆想。登高望远,只见群山环抱,绿意盎然,莽莽苍苍处,或见炊烟袅袅,那是远离尘世的农家。阡陌村舍,或单门独户倚山而筑,或临溪而居数户聚拢。鸡犬相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简单而朴素。踟蹰山中,凉风习习,屏息聆听,松涛阵阵。引吭高歌,空谷回音;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置身山中,恨不能脚踏七彩祥云,羽化而登仙。抑或如一棵千年老松,枯枯黑黑,以一种禅化的意境站成永远,长憩老林,看日出日落,听蝉鸣虫叫。

人处是非境,佛在有无中。世间本没有永恒,滚滚红尘都不过是沧海一粟,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逃脱的轮回,喜怒哀乐,也是谁也无法拒绝的纠缠。既然生死忧欢无界无别,不妨让心灵融入林壑巨峰之间,融入整个宇宙的寂寞与感伤。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只待风起来吹破这一层禅机。

直到那夜,隔着梦,隔着千山万水,薄云淡雾,听你潮湿低沉的声音在起伏的松涛里呢喃,在迷惘的晨雾中叹息……我沉睡多年的心才陡然惊醒。你的世界与我不同。千万年来,历尽劫难,饱经沧桑,无论世事如何演化,天地如何变迁,始终不为世事所染,不为劫难所屈。对于你,就算皓了白首,瘦了衣衫,老了容颜,因了坚忍不拔的心,便能恒久的雄傲于世,屹立于天地……

而我,不论变幻几世的容颜,在你面前,只是一株花对一座山的眷恋,一朵云对蓝天的追逐。每阵风过,思念都要漾一道新纹;每番月洗,记忆里都要飘过空蒙。镌刻于心灵深处的乡愁,永远无法抹去。

佛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师说: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在这个摒除喧嚣,静待落日的地方,为你,我弃了诗书梦枕,卸了繁絮粉饰,濯足漱心,竹杖芒鞋,踯躅在雾与花的指间。身后结为连理的松正携手比翼,同烟云缠绵相绕。

想想曾经我陪着你,闲闲地餐风饮露,忙忙地耕云种月,偶乐也在身后偷偷画你的模样。当时的美呵,是不能用笔墨来写的,哪怕此时我以奇松怪石入笔,碧水青天化诗,也无法成就那七尺画卷中的一处渲墨,一笔轮廓。

如果还有来世,能和你归隐山林,与泉石为伴,与禽鸟为朋,听虫鸣鸟语,赋诗抚琴的娴雅,该是何等的惬意舒畅?

馨风悄悄拂过我的衣衫。

你说,其实你伸展的每一根枝翼,每一片针叶、每一滴松汁,都记载着无数夜滴更漏,翘盼难熬的日子。你还说,原本你用坚硬的山石将心紧紧隐藏,清逸超脱,淡看世情,想成就宁静悠远旷达坚定的风格。谁知过了千年万载,思念仍然破石而生,抱崖而立,年年岁岁,其情殷殷。于是,每当风过松林,那相思鸟儿总会哀哀地鸣啼,伴随你的声声叹息。

你也在眷恋红尘么?

(黄国昌)

编辑:梁丹朝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wzkb106580009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黄俊华到龙圩区调研“十三五”规划编制等工作
·市政府与长沙医学院举行工作座谈会达成合作共识
·梧州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城市进入验收阶段
·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增加险种覆盖面扩大
·经交通部门初步评估认可39路公交车可重开
·假期临近市旅发委提醒市民注重出行安全问题
·未成年女子深夜醉酒 惨遭同包厢男子性侵
图片新闻
热心人士为困难兄妹送上早点爱心卡
白云山景区改造新增休闲娱乐区
网球中心安装座椅
三龙大道提升改造计划10月底前完成
黄俊华到藤县调研“十三五”规划编制等工作
梧州个别医院仍存不规范行为
梧贵高速一小车撞毁水马 碎片洒落一地
龙圩区打造16个生态乡村建设示范村
十几米高榕树倒下半边 处理费近5000元
苍梧县木双镇因地制宜打造精品小城镇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