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十中的党员老师对学校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嘱咐留守儿童监护人注意孩子交通安全。 西江都市报记者 万立平/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万立平 通讯员 李求知
在梧州市乡镇学校或市区寄宿制学校里,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而子女却留在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日常行为缺少管束,心理上产生忧郁等问题也出现在这些留守儿童身上。
今年以来,梧州市各学校通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方式和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校外活动、托管等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带给他们温暖。
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意识
“孩子的交通安全问题要注意,要叮嘱孩子不要乱穿马路、不要骑电动车或助力车。”近日,梧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和梧州十中党员老师来到梧州十中学生覃达华家中,将主题为关注孩子交通安全的《致家长的一封信》转交到其外婆手中,并希望她平时多注意孩子的安全。
据悉,塘源路一带常有大卡车或大货车经过,加上近段期间,塘源路沿路正在进行道路维护,工程车辆增多,容易造成堵车现象,这给梧州十中学生上下学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梧州十中党支部书记吴醒文介绍,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疏于管教,日常会骑着电动车或助力车外出游玩,根本意识不到这样做的危险性。
针对这样的情况,梧州十中党支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到学生家中进行走访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宣传教育全覆盖。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梧州十中党支部还安排党员教师进行点对点的安全教育宣传,为留守儿童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梧州十中就读的一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刘军庆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重点多数放在孩子的学习、身体等方面,并不清楚存在交通安全问题,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让他了解到了如何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受益匪浅。
开展多项活动关爱留守儿童
据了解,在梧州六中、十中、十二中等寄宿制学校均有少部分留守儿童,而在乡镇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则更多。
吴醒文表示,在梧州市第十中学,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关爱留守儿童。党员教师在学校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对学校中的留守儿童开展细致的走访调查。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安排一位党员联系一位留守儿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帮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安全健康教育。
据悉,今年年初,梧州市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学校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通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陪护。依托校外活动场所、学校少年宫等阵地,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校外活动、托管等服务。同时,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进行法制宣传、安全自护和预防犯罪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此外,还要注重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