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黄颖盈 通讯员 李晚昌 李嘉仪)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市民朋友在搜罗心仪宝贝的时候愈发得心应手。然而,面对诸如“限时特惠”、“限量甩卖”、“团购酬宾”等折扣诱惑时,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误入网购交易不规范网站,稍不留神还会购入以次充好的商品,从而引发消费纠纷。3月份,梧州市消费者协会就接到了两起这样的消费投诉。
市民小钟家住龙圩区,就读于市内某学校。3月18日,小钟在使用手机上网的时候收到了一个网址由数字与字母相组合,后缀名并不常见的弹窗页面,点击打开以后发现是一个名为“数码商城”的购物网站。网站显示,销售商来自广东深圳,出售新款iphone6s手机,价格仅为1380元,比市面上的价格便宜了许多。随后,小钟通过该网站购买了一台iphone6s手机。几天以后,小钟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快递包裹。不料,小钟拆开以后发现新买的手机无法开机,仔细辨别之后才发觉该手机其实是一个假货。在同学的建议和陪伴下,小钟选择了于3月21日前往梧州市消费者协会请求帮助。
无独有偶,家住新兴三路的市民小赵,在3月6日仅用1188元网购的iphone6s手机也是假货。不同的是,小赵是在通过某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出的一个抢购页面进行购物交易的。
所幸的是,小钟与小赵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选择了货到付款的付款方式,并在发现购物所得为假货后及时联系了梧州市消费者协会。通过联系快递公司,市消协成功地帮两人截回货款,避免了经济损失。
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同类消费投诉并不少见,在不规范的网购站点进行交易,极容易发生店家难以联系,进而财货两空的情况。为此,建议市民在网购的时候仔细甄别商品优劣,尽量前往大型正规的网购站点购物,一旦商品出现问题,容易找到店主或第三方客服协商解决退货、退款等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