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藤县和平镇针对不同类别的党员干部,通过分类施策,创新开设“支书讲堂、吧屋促学、上门送学、手机助学、村社联学”等学习教育方式,在全镇掀起一场“学”与“做”的“头脑风暴”。
——支书讲堂,做好表率。该镇通过“支书讲堂”,组织镇村各级党组织书记与党员交流上课,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辅导,互动宣讲,分享经验,使广大党员对于学习教育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解决了多数党员干部“不会学”、“不懂学”的问题。目前,全镇已开展“支书讲堂”活动共22次。
——吧屋促学,融入日常。该镇腾出两间办公用房,开辟“时事吧”,通过“时事吧”可以查阅《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让“两学一做”融入日常、学在经常;按照集中连片的特点,在镇财政所、计生站、卫生院,和平一中分别建立4间“时事吧”,方便“时事吧”周边单位的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开展业余交流学习;镇机关还开送“时事快餐”,在镇办公楼走廊、饭堂开设广播,在上班前、下班后播送约半小时的时事信息,让党员及时了解时事热点。
——上门送学,相互提升。该镇把在职党员组成送学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3—5名党员组成,联系老党员3名以上,开展“送学上门”活动,通过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资料,为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教育提供便利。
——手机助学,方便快捷。该镇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开展“送学”和“助学”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党章党规的新规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方便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目前,全镇已有100多名流动党员加入送学队员的微信“朋友圈”。
——村社联学,互促共赢。该镇结合“田间课堂”,邀请党务工作者和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授课,在向农村党员传农业技术和营销技巧的同时,补充进行“两学一做”相关内容的宣讲,为农村党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如今已引导60多名农村党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抱团发展,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黄群礼 脱世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