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过去五年 变化在身边
2016-09-02 08:33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谢韵   浏览次数:

    编者的话

    2011年,中国共产党梧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指出,今后五年是梧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如今,五年过去了,梧州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日,本报记者再次采访了曾参加中国共产党梧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听他们谈谈发生在身边的变迁。

第六届广西园博会在梧州市苍海公园举行。(资料图) 记者 陈健新/摄

    交通更便利 商机频显现

    陈贵祥 梧州市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南广铁路通车运营,梧州至贵港、岑溪至罗东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建成通航,李家庄码头、紫金村综合码头等逐渐完善……五年来,梧州市现代立体交通正逐步建起。这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为梧州带来不少的商机。

    这几年梧州交通的变化,让陈贵祥感受最明显的便是2014年南广铁路的通车运营。这一年,也是陈贵祥调职至梧州市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的第一年。陈贵祥说,近几年,梧州市积极向珠三角等先进生产力地区靠拢,与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他新任职的梧州市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正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与广东等地联系密切。

    “以往出差时,常常都是单位自己开车。就算去路程不太远的南宁、肇庆等,一来一回,有时也需要两天时间。不过,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南广铁路的开通,让梧州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和北部湾两小时经济圈。此后,陈贵祥以及单位人员的出差基本选择搭动车。“例如去南宁,乘坐动车基本可以做到朝去晚归,省下住宿时间和费用之余,还提高工作效率。”

    陈贵祥说,交通便利带来的益处,不仅体现在节省时间上,更体现在促进交流之上。它让梧州的园区与粤港澳的联系更密切,商贸往来更频繁。不久前,更有一香港客商前来梧州市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考察,尽管最后该香港客商落户的是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但同样是为梧州经济做了贡献。

    整体投入大 教育更均衡

    黎婠 万秀区教育机关党委书记

近年来,梧州市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努力通过提升教学硬件、加强师资培养来达到均衡教育。(资料图) 记者 何鎏/摄

    “五年来,政府教育部门加大投入,在均衡教育上下工夫,首先进行的就是学校旧楼的改造。”黎婠说,去年秋季学期,梧州许多学生都在崭新的教学楼里开始自己的新学期。其中包括文澜路小学、逸夫小学、莲花山小学等。上述学校教学楼都是重建或新建,教学楼内设有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且每个教室基本配备了电子白板等教学仪器。

    黎婠表示,以往许多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差,即使老师想创新教学方式,也缺少相应的实施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想要达到均衡教育,首先在教学硬件上就要实现基本均衡,其次便是师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师资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升方面,万秀区教育部门通过开展“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让每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得到长期系统的培训,再让这些骨干老师在学校内指导其他老师,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这种软硬件的均衡,不仅在城区,还普及到农村学校。“几年前,我们到农村学校了解情况时看到,那里的学校教学条件差,校内学习气氛不浓,有的校园里还散养着鸡鸭。”记录着当时这些情况的照片,如今还存在黎婠的电脑里。令人高兴的是,均衡教育的春风也吹到了农村学校。在近五年间,一些农村学校也陆续换了新教学楼,用上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在教学硬件上与城区学校差别并不大。此外,城区学校通过与农村学校“手拉手”,使得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有了更多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这些举措不仅提高城区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农村学校的学习氛围更浓厚,看着这些喜人变化,黎婠感到很欣慰。

    旧城换新貌 新区焕活力

    钟艳红 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主任

钱鉴公园成为附近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资料图) 记者 陈健新/摄

    对于市民而言,这五年来梧州市城市建设最明显的改变,或许要数城市的美化绿化了。在市政部门工作多年的钟艳红对此感受颇深。她说,自从2011年6月,梧州市在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后,梧州的城市绿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梧州市内针对城市建设而进行的三年提升工程,也让不少道路、旧公园呈现出新面貌,新区、新公园焕发生机……

    “例如在城市绿化这块,这几年增加了许多小游园、小绿地。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13年新建的钱鉴公园。”钟艳红在梧州市区河东片区上班,经过钱鉴公园时,常常能看到许多市民在钱鉴公园开展休闲娱乐活动。钱鉴片区虽依山傍水,但片区里有多家工厂,很少有公园或公共绿地。因此,钱鉴公园的建成,改善了周边环境,也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此外,近五年来,市区的旧城区也有许多闲置的城市角落被改造成小游园、小绿地,实现了居民步行500米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绿趣”。

    旧城换新貌,新城区也有新变化。随着城市建设向西发展,红岭新区、苍海新区的城市配套建设也加快了步伐。“2011年前,苍海新区还是一片滩涂。但在这五年间,在苍海新区里,苍海公园建起来了,园博园也建起来了,一个绿意盎然的苍海新区正在逐步形成。”钟艳红说。

    同时,伴随着公园建设,新区的人气、商机也被带动起来。玫瑰湖公园举行千人环湖跑、苍海新区举行广西园博会,精彩活动接连举行,让新区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社区更像“家” 温暖又和谐

    陈红兰 蓝天社区党总支书记

不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有多功能活动场所,邀请居民举行各种活动,拉近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资料图) 本报记者 纪荣兰/摄

    近五年来,随着对基层投入的加大,梧州市内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可谓个个“换新颜”,而且改变的不仅仅是办公环境,还有社区里的服务。对此,蓝天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红兰深有体会。

    她说,以前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办公区域比较有限,且没有活动场所。对于许多居民而言,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也只是一个办事的地方,来了就走。可如今,每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都配备了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让前来办事的居民不再感觉局促。同时,新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有多功能活动场所,社区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在此举办活动,以增进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有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还设置有健康服务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些硬件的‘升级’,让社区工作人员更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为社区居民服务,工作起来更用心用力。同时,也让居民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陈红兰说。

    此外,令陈红兰感到高兴的另外一个变化,是借助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双报到”活动,梧州市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与社区居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令社区服务的软实力不断增强。以蓝天社区为例,2013年底,梧州首个社区供电服务站就在蓝天社区启动。此后,梧州供电局都积极主动帮助社区的困难群体,并为社区居民提供特色服务,解决了居民不少难题,居民也从中更理解供电部门的工作。这种促进交流、理解的互动,让社区服务变得更丰富,也让社区变得更和谐。(记者 谢韵)

编辑:黎羽瑶 黄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