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农业生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扶贫产业开发、培植发展养殖龙头企业、农村改革、秋冬种等方面工作有序开展,“三农”工作呈现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的良好态势。
农业生产方面,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32.04万亩,其中夏收粮食产量48.78万吨;水果产量85280吨,同比增加7073吨,新种果树6.8627万亩。为保障市场供给,满足市民需要,农业部门还扩建“菜篮子”基地面积1.3万亩,预计前9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4万亩,蔬菜总产量超过100万吨。另外,秋冬种玉米、红薯、秋黄豆、花生、冬油菜及其他杂粮种植面积130.13万亩,其中食用菌、秋西瓜等经济作物8.71万亩,实现秋冬作物种植效益平均每亩净产值500元,累计帮助农民增收0.7亿元以上。
农民增收方面,我市结合各地实际,抓好扶贫产业开发工作,发掘“一村一品”龙头产业,直接把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到种养业、工业和旅游业,带动农户致富。各级农业部门在贫困地区推广建设茶叶、中药材、富硒农产品、软枝油茶种、田螺养殖、林下养鸡、黑土猪等产业扶贫示范点,并帮助农户对接电商平台,培养农村电商创客,形成特色物产电商品牌,打造电商行业“双强”党组织,助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今年,我市还出台多项补贴政策,鼓励扶持三黄鸡、蜜蜂、生猪等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共辐射带动6200多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1.5万元。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我市今年结合生态乡村建设创建各级示范区91个,累计完成投资9.41亿元,基本完成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结合旅游开发的农业示范区共建成游客休闲配套设施、公共设施、服务设施15.66万平方米,已接待游客超过14万人次。
据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计,全市前9月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逾140亿元,农业增加值82亿元;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93元,增长9.7%。目前,各级农口部门正加快推进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