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内有相对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因此对于市区居民来说,网购是一件轻松且普通的事情。但对于梧州部分偏远乡镇的群众来说,网购却离他们有点远。由于物流体系不完善,就算是在网上买了好东西,也要等上较长一段时间才能用上。
正是瞄准了“村民网购不够便捷”这个软肋,今年25岁的藤县小伙子韦湘勇和四个小伙伴一起,创立了“藤县e联万家”项目,以与京东商城和阿里巴巴两大电商平台合作为切入点,专注打造藤县本土的电商服务平台。如今,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物流体系,让越来越多的藤县当地老百姓享受到互联网购物带来的新奇与便利。
从藤县走出来的韦湘勇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创业,也曾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一名员工。“当年在上海和武汉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当地的市民非常热衷于网上购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快捷。我是藤县人,想起家乡信息流通、资源共享、物流服务等方面都较为落后,那里的百姓连网上购物都还不太懂,于是我决定回来创业,希望能把电商发展的福利带回家乡。”采访中,韦湘勇道出了返乡创业的初衷。
韦湘勇了解到,不少电商平台的线上经营做得比较成功,线下却会遇到不少难题,比如物流方面,基本可以满足市区范围,但到达不了乡镇,特别是偏僻的农村地区。
于是,他决定尝试与京东商城、阿里巴巴合作,在藤县多个乡镇设立自己的服务点用以摆放部分实体商品,同时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集销售、物流于一体。
2015年8月,韦湘勇在藤县濛江镇设立第一个“藤县e联万家”服务点,由于是与电商平台合作,服务点内商品的售价比其他店要低很多,然而,他的商品并没有因为价格低而薄利多销,反而受到了当地村民的质疑。
“刚开业的时候,店里有一台55英寸彩色电视机售价是2500元,而同一品牌的电视机在实体店要卖4000元,但是,许多村民在店里只是看看,并不敢买,特别是40岁以上的村民,特别不接受网购,只有少部分对线上购物有所了解的人才会买。”韦湘勇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民们才开始慢慢接受网购。如今,村民会主动来到服务点,让工作人员帮忙上网寻找需要的物品。
韦湘勇告诉记者,目前“藤县e联万家”已经在藤州镇、埌南镇等13个乡镇设立服务点。京东商城销售的大家电,在藤县范围内有固定的物流成本支出,而“藤县e联万家”的物流运输,则是在此基础上与当地的“日日顺”快递合作再配送到村,把商品送到村民手中。
下一步,项目团队还将整合藤县当地的农副产品,进驻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馆,开设“中国特产·藤县馆”,把当地农产品销向全国,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城市与农村资源双向流通。
(西江都市报记者 吴艳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