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苏云燕)大排档喧闹深夜不息,广场舞音乐和大合唱如同轮番轰炸……周边居民不堪其扰,噪音污染越来越成为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对噪音管理进一步细化分工,但市民往往搞不清楚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近日,记者走访中心城区的广场和餐馆、大排档较集中的地方,了解夜间生活噪音情况。晚上九点多,大塘市场十分热闹,远远就能听到喧闹声,并顺风闻到浓浓的油烟味。附近居民反映,宵夜摊档客人招徕客人和食客划拳猜码等喧闹声经常会持续到凌晨两三点,夜深人静时十分刺耳,让人难以入眠。大塘市场内的居民蔡先生说,因烧烤档喧哗扰民曾向环保部门投诉,其工作人员表示,烧烤档噪音已转交公安部门处理。而在此时段内的潘塘公园内,合唱、广场舞一片喧嚣,让居住在附近小区的住户饱受困扰,他们投诉时也同样面临不清楚该哪个职能部门管的问题。
据悉,我市公共环境噪音污染的投诉处理,涉及执法局、环保局、公安局几个部门,噪音产生源不同,负责处理部门也不同。针对市民噪音投诉不明的问题,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人员介绍,执法局于今年6月底成立后,原先由环保部门行使的针对社会生活噪声、油烟、扬尘等污染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划归该局。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出台于9月份后,执法局也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交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规定,针对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市民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而娱乐经营场所、建筑产生的噪声可向环保部门投诉。条例还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室内娱乐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午间(指12时至14时30分)和夜间(指22时至次日早晨6时),人们不得在毗邻居民住宅的餐饮等场所进行猜码划拳、喧哗等产生噪声干扰的活动,否则可能面临200元至500元的罚款。 |